过敏性鼻炎陪了我十六个春夏秋冬,至今想起那一段灰色的日子,我的内心仍有一份阴霾。
你有试过十六年都动不动就会猛打一阵喷嚏,清水一样的鼻涕哗哗流下来,然后是鼻塞和头昏脑胀吗?没错,十六年都是如此!!
最初,眼睛会痒,第一次的时候我无所畏惧地使劲揉眼睛,为了止痒。揉完之后,发生的恐怖情形,让我再也不敢第二次揉眼睛止痒了:眼睛又痛又痒,双眼通红肿胀,球结膜水肿得亮晶晶地从眼睑里鼓出来闭不上眼睛,看起来十分恐怖。赶紧又是口服抗过敏的药,又是滴激素类的眼药水消肿止痒抗过敏,好不容易才让眼睛慢慢消肿了。以后眼睛即便再痒,我也不敢任性去揉了。
之后时不时都会“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咽干嗓子痛,我的抽屉里常备的药物就是:康泰克、快克和扑尔敏等。为了控制症状我还注射长效的激素,那也只能是缓一时之急。我的症状时轻时重,三天两头需要吃点儿感冒药。我知道自己过敏性鼻炎,可是没有办法。我就是吃那么多药都治不好,能怎么办?难道到了其他新的地方就不会过敏了吗?
我的症状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不能收拾衣柜,只要打开衣橱收拾衣服,肯定是接着就打喷嚏打个没完,流鼻涕流个不停;也不能收拾被子,换个被罩,拆洗一下褥子,那对我简直就是一种考验,戴上口罩,卫生纸堵上鼻子,也是匆匆忙忙如临大敌;每天晚上更是无奈的情形,鼻子水不停地流,擦也擦不完,满地都是擦鼻涕的卫生纸,实在没办法就用纸堵上鼻子,张着嘴呼吸,不一会就口干舌燥,嗓子干疼……
经过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中医体质辨病的知识,才知道原来像我这样怕冷、鼻炎和哮喘的病人,到了夜间症状会加重的是因正气不足,无力祛邪造成的。
中医解读
01鼻炎的本质《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炎当然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祛邪,治鼻炎也如此。
02鼻炎的热症是假象患有鼻炎者往往会出现鼻中有黄涕,或者鼻痒,鼻热等表现。曾有古代医家对鼽、嚏均从火热病机而论。如元代的《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鼽者,鼻出清涕也。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彼但见鼽嚏鼻窒,冒寒则甚,遂以为然,岂知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热极怫郁,而病愈甚也。”又说:“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
因此,一些中医就辨证鼻炎为风热犯肺,大量地滥用寒凉解毒中药,岂不知这些所谓的热症其实都是假象罢了,让我们分析一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外感风寒之后,正气不足,无力祛邪,于是风寒邪气内伏于肺窍,久而化热,灼津成痰。此时如果只是见热清热,就会犯见症治症的毛病。为什么会出现热象,根本还是正气不足,邪气内伏,郁而化热。所以,越是清热,越是伤正;正越虚则邪越伏。如此治法,必然会把一个普通的感冒或者急性鼻炎治成慢性鼻炎,且越治越重。
所以治疗鼻炎一定要用温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辛温解表,而苦寒之剂根本就不是治本之道,不过是庸医用以害人的工具而已。即使是病人表现为风热之象,亦需在辛温解表的基础上配合少许辛凉解毒之药,万万不可一意清热解毒为能事。如此治法,那是把鼻炎往大病重病上治,是根本不付负责的做法。
联系我们
医院预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