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宣传--幼儿常见传染病
用心呵护
健康成长
秋季8、9月份是夏秋轮换交替之时。当炎热的夏天渐渐远去,不知不觉间,我们会发现早晚变凉了,昼夜温差变化逐渐明显。在这个季节里,幼儿的防御和调节功能较弱,因此更容易生病。究竟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安全度过季节转换时期,尽量减少秋季常见疾病发生的几率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松原市实验幼儿园提醒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传染病防治指南
各位家长朋友们:
秋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疱疹性咽颊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等。为了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秋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常见的几种传染病1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出现疱疹或者溃疡。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密闭的公共场所。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2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主要症状: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
3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主要症状: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家长不要带幼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
4疱疹性咽颊炎: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主要症状:
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
预防措施:
科学合理的饮食,勤洗手、勤通风,避免去人员密集、密闭的公共场所。
5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
主要症状:
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避免去人员密集、密闭的公共场所。
6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覆盖着眼睑内方及眼球正面的薄膜(即结膜)发炎。
主要症状:
初期病症包括眼睛刺痒、有异物感、结膜充血、或眼部分泌物增加。后期病症包括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结膜严重水肿或出血。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清洁,避免用手擦拭眼睛,避免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眼部用品。
7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11天,初期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逐渐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8猩红热: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
主要症状: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色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秋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从现在起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做好防护,和孩子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渡过这个美丽的季节吧!
END终审
谷春辉
复审
周弋暄
撰稿
田华美
摄像制作
李秀秀
-扫码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