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
我们的眼睛
“宅家”学习该怎么保护眼睛呢?
怎样的饮食和睡眠对保护眼睛有好处?
如何保证每日近视防控所需的“户外活动”?
……
同学们,
一起来学习吧!
1.在家学习,如何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疫情期间,家成为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场所。相比学校里的桌椅配置,在家里阅读、书写的姿势会更随意,躺在床上看书、趴在桌子上写字、眼镜贴着书本阅读,各种姿势让家长“抓狂”。目前研究表明,不正确的书写和阅读姿势也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因此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对预防近视非常重要,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阅读书写要注意保持“一寸一拳一尺”的姿势: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桌一拳,书本离眼睛一尺。
其次,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头摆正,肩放平,身体直,稍前倾,两腿并排脚放平。看书时,把书拿起来斜放在桌面上。写字时,拇指和示指捏笔,中指在下托笔,笔杆与桌面成50度角,这样的书写姿势可以保证眼睛能看到笔尖。建议在家学习期间,家长尽量安排高度合适的桌椅供孩子学习时使用,同时指导和督促孩子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
2
连续读写时间不宜过长,小学生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中学生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读写20或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休息期间可以通过远眺,或做眼保健操的方式使眼睛得到休息。
3
读书和写作业时环境和照明也非常重要,光照强度应大于勒克斯(lx),不要在光线昏暗的环境看书,不要在走路、吃饭时看书,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床上看书。
4
尽量选用字体清晰的书本阅读,除了网课,尽量减少看电子书或电脑的时间。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对于维持双眼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歪头看书、写作业往往是造成双眼视觉发育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为了保证眼睛的健康,请同学们一定要端正坐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怎样的饮食和睡眠对保护眼睛有好处?
疫情期间,同学们与家长共居家中的时间增多,帮助学生培养合理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可能是每位父母不得不去考虑的。那怎样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是比较合理的呢?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
1
首先注意不要挑食,均衡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
2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在电脑屏幕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并且,维生素A可以缓解干眼和视疲劳症状。
3
多食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动物心脏和肝脏、瘦肉、蛋、乳、多种绿叶蔬菜和水果等。缺乏维生素B2时,眼睛容易出现畏光、流泪、痒、烧灼感,还会出现视觉疲劳,也容易发展为近视。
4
多吃含钙的食物,最好的钙源是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等。钙的缺失会使眼球壁的弹性和巩膜组织中胶原物质的含量降低,眼轴变长,导致近视。
5
多吃含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瘦肉、鱼肉,以及牡蛎、紫菜等海产品类。
6
少吃甜食,甜食会造成血钙下降,少吃油炸食品,尽量减少零食摄入。
小学生应保障每天10个小时睡眠时间,
初中生为9个小时,
高中生为8个小时。
3.如何选择用于网上学习的电子产品?
目前,网上学习的形式主要是通过让同学们在家观看电子产品来实现。常用的电子产品包括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
那么,什么样的电子产品更好?我们该如何选择?
1
选择电子产品时屏幕的大小很重要,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
建议的优先顺序为投影仪、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最后为手机,最好选择将课程投影到大屏幕或链接到较大屏幕的电视上,这样才有可能在大于3米的远距离处观看,避免近距离用眼。
2
尽量选择屏幕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减少用眼不适和疲劳。
3
最好选用带液晶显示器的电脑,屏幕亮度调整至看上去舒服的状态,不要太刺眼。
4.怎样才是正确观看电子产品的姿势?
开展网络授课,中小学生该如何正确观看电子产品,避免和减少眼部不适、有效防控近视的发生发展呢?
1
同学们在观看电脑时,眼睛离电脑屏幕的距离应不少于50cm(约一臂远),眼睛稍稍向下看,即看电脑的视线微微向下,电脑屏幕的中心位置应该在眼睛视线下方10cm左右,此时,眼睛注视的视线角度比眼睛的水平线大约低15度左右。
2
观看电视时,眼睛距离电视屏幕3米以上或6倍于电视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屏幕中心点高度同样略低于学生坐姿时眼睛的高度。
3
线上学习应在光照充足的房间进行,房间光线不足时应打开房间顶灯和台灯。
使用的电子设备屏幕亮度应与环境亮度相适应,不宜过亮或过暗。如果电脑靠近窗户,应保持电脑屏幕背向窗户,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屏幕,减少屏幕反光。
5.如何让眼睛得到有效的休息?
同学们现在在家上网课必须使用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看久了容易产生眼睛疲劳,也容易引发近视。
一般学校网上上课20~30分钟后会休息10~15分钟,这时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眼睛在课间时得到充分有效的休息呢?
1
课间休息时,眼睛要多看远处,注意不要再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了。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也像照相机一样会自动调焦。当看近处的物体时,需要眼睛来调节聚焦,同时眼睛附近的肌肉参与协调这一过程,时间久了就会疲劳。而在看远处物体时,眼睛是放松和舒适的。建议同学们课间去阳台或自家院中眺望远处物体,从而使眼睛得到休息。
2
可以通过做眼保健操的方式让眼睛得到休息。
3
课间休息时,同时建议站起来活动一下躯干和四肢,在不影响邻居的前提下可在室内、阳台或院子里进行跳绳、拍球、踢毽、室内操等空间需求较小的体育锻炼,避免因久坐或长时间紧盯电子屏幕出现的颈部及肩背部酸痛不适。
6.在家网课看多了,眼睛干涩怎么办?
长时间观看手机、电脑等出现眼睛干涩的原因主要是当我们的眼睛注视电脑或手机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而眨眼是保证泪膜均匀分布在眼表的重要条件。人眼正常情况下平均每分钟眨眼20次左右,而使用电脑或手机时,长时间睁眼凝视快速变动的屏幕,眨眼次数明显减少,每分钟只有4~5次。
如果自觉眼睛干涩,我们该怎么办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同学们参考:
1
连续盯手机或电脑屏幕的时间不要太长,根据“20-20-20”口诀,建议看屏幕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20英尺)远处至少20秒钟以上。
2
保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温度和湿度不合适也容易引起眼睛不舒服,尤其是室温较高和湿度较低会更容易导致干眼和眼疲劳。建议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范围内,并在房间内放置一些水,使空气内的湿度增大;也可适量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一方面既能促进空气质量改善,保持空气湿润,另一方面,眼睛在疲劳时注视绿色植物能得到一定的休息。
3
在使用手机、电脑时,尽量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眨眼,每分钟眨眼12~16次,并且要完全闭上再睁开,保证泪液充分湿润眼睛。
4
热敷是缓解眼睛干涩和疲劳的有效方法。热敷的方法是把60℃左右的热毛巾放在闭着的眼睛上。这样简单的眼睑热敷可以刺激泪腺体分泌,促进眼的血液循环,减少干眼等不适的发生。
5
如果是接触镜配戴者,建议适时地交替使用框架眼镜,即接触镜与框架眼镜轮换使用,最好多戴框架眼镜。
6
如果干眼症状比较严重,通过以上方法不能缓解者,可以考虑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
7.哪些是近视发生的先兆表现?
非常时期,医院就诊检查,如何初步判断学生是否存在近视呢?
先看看近视发生初期有哪些表现:
(1)看远处的物体较之前模糊。
(2)看远处物体时眯眼,频繁揉眼。
在家可通过家用视力表检查视力。视力检查时注意该视力表的检查距离是2.5米(或5米),也就是需要站到离视力表2.5米(或5米)的地方进行检查,检查时视力表放置高度应以1.0(或对数视力表5.0)行视标与受检者眼平行的位置,保证足够的亮度。
特别注意,有时候近视发生可能先出现在一只眼睛,即单眼近视,因此自测时应交替遮盖一只眼睛进行检查。一般先遮盖左眼,检查右眼的视力,然后再遮盖右眼,检查左眼的视力。一般中小学生的正常视力标准为1.0。
8.眼红是不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表现?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中,发现有些人同时又伴有结膜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眼,因此,一部分眼睛发红的同学就很紧张,不知在这个特殊时期,医院就诊?我们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
如果眼睛发红同时还有发烧、咳嗽、全身没力、胸部疼痛等,或者有和新型冠状病毒病人接触的经历,那么一定要先做好自我防护,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2
如果眼睛发红无发烧咳嗽,但视力明显下降、眼睛剧烈疼痛、有大量黄白色眼屎等,那么先做好个人防护,医院眼科寻求医生的帮助。
3
如果仅有眼睛发红,没有其他不舒服,如为结膜下出血(如下图)引起的,或在休息后不舒服明显好转,则可以再继续观察一下,或者通过线上问诊向医生咨询。
4
有配戴隐形眼镜或OK镜出现眼红的同学,首先应该停戴隐形眼镜或OK镜,改为配戴框架眼镜,停戴期间如不舒服的情况好转,可先继续观察,如果不舒服逐渐加重,需要医院眼科急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配戴的是软性隐形眼镜,好转后需要换成新镜片;如果是硬性隐形眼镜或OK镜,建议进行严格护理,待眼睛恢复正常后继续使用。
9.出现哪些眼部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都说要“宅在家里不出门”,那是不是所有的眼睛问题都要等到疫情好转才能去看医生呢?不是的,我们需要按照下面的情况分别处理。
1
几个小时内视力突然明显变差,眼前有黑影并逐渐变大,或眼前有明显的被黑影挡住的感觉(如下图),并一直无好转,即使戴上平常矫正的眼镜也没有好转的话,就需要去找医生治疗了。如果这时候有眼睛红、疼痛,可能是虹膜炎、角膜炎等眼病;如果没有眼睛红、眼睛痛,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或眼底出血等眼病。
2
刚发生的眼部开放性的创伤:如放烟花、车祸等造成的开放性眼外伤,也需要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3
24小时内发生的眼部急性化学损伤,如石灰、盐酸、氨水等不小心溅入眼,应马上用大量的生理盐水或水冲洗眼睛,医院处理,从而尽可能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4
眼睛进了异物,并一直有怕光、流泪、疼痛等,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注意:就诊前,一定要记得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
10.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
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心情上会出现紧张和担忧的情绪,还有居家的不自由感。长期宅在家中不能出门,学生们容易产生烦躁易怒的心理。
学校“停学不停课”的开展,还要在家上网课学习,各种不曾经历过的小困难和小挫折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消极情绪。下面的一些小建议,有助于家长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起度过这段有些艰苦、却很难得的亲子相处时间。
1
正能量相互传递,恐慌和紧张情绪其实和“新冠病毒”一样,也有“传染性”,家长要做榜样,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让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鼓励孩子也以正能量情绪影响身边的人,让孩子理解这次疫情,以及居家隔离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问题,提高养成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好习惯的意识。
2
善于发现和理解负面情绪,加以正确引导,通过相处的小事和细节发现的烦躁、抱怨、恐惧、沉默、怀疑等负面情绪在特殊时期都是可能存在的,但不要持续累积和积压,需要及时正面疏导和缓解。如引导学生用专门时间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腹式呼吸”“肌肉放松法”、小运动、音乐和阅读来帮助减压,保持积极心态。
3
制订全家规律有序的作息表,规律有序的生活有助于构建内在稳定的心理。包括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学习、娱乐和健身活动安排,不仅是个人的,也要有全家一起参与的手工、画画、亲子游戏、室内运动、一起做美食、浇花等活动。
4
居家也要有相对的独处时间,多一些理解和信任。相处时间多了,免不了出现矛盾和冲突,可以给予一定的独处空间。尊重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多些商量和鼓励,少些管制和唠叨。碰到争吵,可以主动暂停一下,等情绪稳定后再沟通。
5
做网络的主人,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随着网络使用时间的延长,家长也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目前情况下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和上网,但要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使用的规则,明确时间、内容和方式,并要认真遵守,保护好视力和身体健康。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发挥好榜样的作用。
内容来源
中国教育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