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义刘君
角膜上皮细胞浸润、光泽消失、溃疡形成及角膜周围充血、视力不同程度地减退同时伴有畏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明者称为角膜炎其发生主要来自外来损伤及感染,身体内部疾患以及由临近结膜组织的炎症蔓延所致。
一、单纯性卡他性角膜炎
又称卡他性角膜溃疡,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并发症。
病因:主要致病菌有科一魏氏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流行性感冒杆菌等。传播方式同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患儿自觉畏光、流泪、异物感及疼痛。球结膜充血、水肿,有粘液脓性分泌物。角膜缘出现灰白色针尖样点状浸润,小点相互融合扩大形成新月形浅层溃疡但一般不向角膜中央发展,愈后不留痕迹。
治疗:治疗及注意事项同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二、匐行性角膜溃疡(蚕蚀性)
又称肺炎球菌性角膜溃疡、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等。该病也是角膜溃疡中较严重的一种,起病急,发展迅速,伴有前房积脓,是本病特征。其后果严重,必须予以重视。
病因: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亦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莫-阿氏双杆菌所引起.发病前常有农作物损伤、异物剔除等角膜上皮擦伤史。患者常同时患有慢性泪囊炎、结膜炎或沙眼等。
临床表现:常于受伤后2天~3天发病,患者有明显的畏光、流泪、剧烈疼痛及视力障碍等眼部刺激症状。眼睑痉挛水肿,结膜充血,尤以睫状充血明显。角膜中央溃疡呈类圆行黄白色污秽状,其一侧可不断向角膜边缘及深层扩展,称为进行缘,而对侧边缘则比较清洁。由于细菌毒素作用,虹膜可发生剧烈炎症,致使房水浑浊,前房积脓形成。在角膜穿孔之前,前房积脓为无菌性。由于溃疡进一步向深层扩展,加上角膜后脓肿的形成,终至角膜穿孔,多数患者愈后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如治疗不当,细菌进入球内,可发展成全眼球炎,导致眼球萎缩。
治疗:
1.可用糖皮质激素点眼。(如1%泼尼松龙1~2毫克/kg,每日口服)
2.应用胶原酶抑制剂,(如10%半胱氨酸眼液,3次/日)和全身胶原酶抑制剂(如多西环素mg,2次/日)可能有效。
3.用免疫抑制剂1%~2%环胞霉素A油剂、或0.05%FK滴眼剂滴眼,有一定疗效。
4.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防止混合感染,并适当补充维生素类药物。(如多粘菌素B/杆菌肽、环丙沙星)每2~6日一次。
5.睫状肌麻痹(如1%阿托品,3次/日)
6.病灶局限于周边且表浅时,可行相邻的结膜切除,若病变已经侵犯瞳孔区或溃疡有穿孔危险者,可根据病变范围进行角膜移植。若角膜已经穿孔,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或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
卡他性角膜炎大部分由于过敏导致,他的临床症状与过敏性结膜炎相似。故临床接诊中应与过敏性结膜炎鉴别。
匐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因病变呈中央匐行扩展而得名。前房常有积脓,临床表现可有异物感、刺痛感甚或烧灼感。球结膜混合性充血,严重时伴有水肿。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