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二十四节气里,小暑之后是大暑,
小雪之后是大雪,小寒之后是大寒,
只有小满之后没有“大满”。
可见,在中国人的心里,
大满并不是人生最好的追求。
“满招损,谦受益”,
太满,招致损失;
不满,空留遗憾;
小满,才是最好的状态。
小满,地下升起的阳气充满地面,是全年最“接地气”的时候。
鸟语花香的清晨,人们穿着布鞋,接引地气,感受天地之精华;拈一朵被晨露打湿的花,斜插在窗前的青瓷瓶里,便开始了将满未满、知足的一天。
“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风吹麦浪绿渐黄,空气中飘荡着一阵阵麦香。这就是小满!
此时,门边的石榴花开得火红,黄鹂啼叫杨柳依依,豌豆荚装满翠绿的珍珠,连芦苇青青的池塘里也溢满“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情……
一切,都在厚积薄发。小满未满,所以欣欣向荣……人生,总需要一丝小小的期待。小小的进步,带来小小的满足。
小满三候
小滿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这时苦菜已经枝繁叶茂;初春长出来的喜阴的野草,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虽是夏季,麦子却到了成熟的“秋”,新鲜麦穗可尝出甘甜之味。
吃得小满的苦,换来人生的甜
小满是一个“吃苦”的时节。苦,是夏天的本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命只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会变得神圣而崇高。要相信,吃过的每一种苦,最后都会变成甜。
苦菜遍野:“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鲜嫩爽脆,味苦又清香回甘,将其嫩叶择洗干净,加入蒜泥、香油、醋、盐搅拌均匀,清脆爽口,酸辣鲜香,排毒养颜、清热消暑。
石榴花开:小满时节,百花开尽,唯“五月石榴花红似火”,却不浓艳。插一支石榴花于青瓷瓶里,不抚媚娇艳,却清丽无比。
蓬虆(léi)累累:小满前后,阡陌小路蓬虆硕果累累。蓬虆又叫覆盆子、树莓,酸甜美味。小满时节,不妨去到那小山野地,用龙须草串一串掛在脖子下,可归复童年之趣。
小满养生
小满时节,阳气充实而雨水丰盈,热气夹带着湿邪,最容易影响人的脾胃,可能会出现水肿、肚胀、腹泻等脾胃湿症,虚热缠身,夜不能眠。
小满,要喝祛湿元宝茶
冬瓜被称为“祛湿大元宝”,是果蔬里第一号祛湿专家,能利水、消肿、清热,既是美容佳品,又是减肥圣药。山药更是中药里的上上之品,滋阴又利湿,健脾又补肾。而脾肾都是祛湿的“主力军”。
这时候来一碗“祛湿元宝茶”,能健脾祛湿、消除腹部赘肉、痤疮、便秘、面部油腻,换来清爽干净的夏天。
原料:冬瓜半斤,山药一段,蜜枣3颗,红糖适量。
做法:
1、半斤冬瓜、一段山药,煮半个小时即成。
2、在里面加入3颗蜜枣,一起煮制调味。蜜枣煮出的甜味比较温润,适合脾胃。
3、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可根据体质调味,寒性体质加红糖、热性体质加蜂蜜、冰糖)──此方来自中医养生专家迷罗
小满三不吃,秋天百病远
夏天热,要排湿,要利尿,这是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往往会让不懂中医的人产生一种错觉:要利尿,吃冰棍冰水下去既解热又利尿;要排湿,上辣椒出点汗就行了。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对的:“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小满养生,三不吃,热养人,才能排湿、利尿。
三不吃
1、一不吃生冷,秋季少痎疟
很多人以为,吃生冷只是会导致当下拉肚子而已,其实不然。《内经》说: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意思是,你夏季吃生冷,害了暑热的病,秋天就会有痎疟。
凡去看中医的人十有八九会听到“少吃生冷,多喝热水”之类的医嘱吧,即便是你发烧的时候,那也没有医生会让你多喝冷饮吧?可见生冷食物从古代以来就是不适宜人类食用。
因为人类不是冷血动物,人的消化系统也宜暖而不宜寒。而使用当今市场上大量的冷饮、生菜、水果都会导致“寒”的结果,而寒则血凝。
为什么会寒则血凝?
这主要是破坏了消化系统的功能。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里的脾是指消化系统。我们吃进去的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后会形成血液,进而给骨骼、肌肉、筋腱、大脑及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营养。
若脾胃功能不好,会影响身体吸收营养和生成血液,血液量就不够,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因此,忌食生冷并非只是一句忠告,应该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信条。
举例说明:生冷瓜果蔬菜如西瓜、生甜(香)瓜、各种生梨及苹果等;各种凉拌菜如凉拌海蜇、拌凉粉、小葱拌豆腐等;特别是各种冷饮冰棒如凉水、凉饮料、凉牛奶、冰淇淋、冰砖雪糕等。
瓜果类的生冷食物是天然的,大家可以等伏天之后再吃,适量吃挺好的还能利尿,但是雪糕、冰水这种人工的生冷食物建议一整个夏天都不要吃,特别是中老年人。
2、二不吃燥热,慢病少复发
患慢性病者食用燥热食物,会导致病情加重。
燥热的食物是什么呢?一方面是食材本身是热性的:比如羊肉、榴莲、胡椒、姜片等,另一方面是烹饪方法是热性的:煎、炸、烤。
夏季本身气温高,还食用这些热性食物,会使人燥不能忍,还会引起消化道和泌尿道一些病症。对一些慢性病人,还会引起便秘、痔疮、肠胀气、尿少、尿痛、肾痛等,吃太多还会引起口角炎、咽炎、结膜炎、痱子、中暑等。所以夏季要远离这些燥热的东西。
如果想出汗,应该通过运动出汗,而不应该通过辛辣食物出汗。
3、三不吃肥腻,远离淤堵和肿瘤
中医的肥甘厚腻之品,属于甜味、油腻性食物。从临床研究来看,甘味食物即淀粉类、糖类食物,摄入过量易导致胃癌;肥肉、油脂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能促发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和胰腺癌。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内经》认为,积证就是津液、淤血的凝滞,而肥厚饮食,容易助湿生痰,无疑会加重这些病理产物的凝聚。
热养人
我们即便什么都不吃、不做,有了上面这三点不是今年夏天会舒服多少,而是今年冬天你会舒服很多!
有人说可能那夏天就没能吃的呢?当然不是啊,你看益气健脾的食品就非常适合我们,如小米、山药、苦菜、西洋参泡水等等。要养生、还有几个方面:
1、喝热茶:解暑
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教授周俭指出,喝一杯热茶其实是解暑的法宝。
这是因为,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体内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同时带走体内的热量,使降温效果更好。
另外,热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
而且,热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热茶中的茶多酚、果胶、氨基酸、糖等物质,可与口中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使人产生清凉的
感觉。
2、运动:生阳排汗防中暑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认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依据《黄帝内经》的说法,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但是,夏天不宜剧烈运动,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适宜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既能祛暑降温,又能有效锻炼肺功能。
此外,还可选择散步、慢跑、八段锦等,但切忌过度锻炼、带病健身,以免加剧正气损耗,反而不利于养生。
3、热水泡脚:祛除暑湿
夏季湿气正当令,体内湿气过重,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症状。而夏天用热水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
热水泡脚水温以42℃~45℃,温暖舒适为宜。
每天晚上最好能泡脚15~20分钟,水最好超过脚踝到达小腿;水中加点盐,还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泡脚以后最好做些简单的按摩,比如在脚心(涌泉穴)、脚趾、脚跟处细心找找有没有痛点,每个痛点处按揉三分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洗热水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洗热水澡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清洁皮肤。此外,由于热水浴的温度与多数温泉相似,略高于人体体温,因此具有和温泉类似的功能。
比如,能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一定疗效。夏天运动后大汗淋漓的状态下,最好洗个热水澡。
热水温度大约为38~40摄氏度,用手试一下,感觉略有点烫为宜。
小满养生,用“凉”、“辣”对抗“热”不可取,因为小满本身就是热的开始,此时人如果躲着热那么迟早要坐病,就算当下不出问题,今年冬天也会这疼那疼的。
赶紧给身边的朋友提个醒吧!小满养生:三不吃,热养人。■
延伸阅读习近平: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毛泽东:把中医提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高度
中央文献研究室撰文
黄煌: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
刘希彦: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早上洗澡、多吃水果······
三位肿瘤院士总结:10条不得癌的建议,都是你能做到的!
从肝郁到肿瘤只需6步!千万不能做这些事……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