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过去,春季带着轻快的脚步悄然而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抬眼看尽是山花烂漫,但是对于患有花粉症、季节性过敏的小伙伴来说,看到的并不是春光烂漫,而是各种过敏原!皮肤出现红血丝、小疙瘩、瘙痒、疼痛,打喷嚏、流眼泪更是家常便饭。过敏了怎么办?难道再与踏青游玩无缘了吗?皮肤科医生丁一提醒,了解过敏原,做好防护措施,打好春季过敏“防卫战”!
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粉尘、尘螨、霉菌、动物皮屑等。
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海鲜、芒果等。需要注意的是,“光感类”蔬菜和水果也是引起过敏的重要原因,如菠菜、韭菜、茴香、芹菜、香菜、芥菜、豆类、芒果、菠萝、柠檬等。因为它们富含铜、铁、锌等金属元素,吃多了会增加酪氨、酪氨酸酶以及多巴胺醌(与黑色素生成有关)等物质的量与活性,引起“日光性皮炎”而出现红斑,丘疹、瘙痒。
接触性过敏原如金属、油漆、水泥、胶布等。
物理性因素,比如冷热空气、风等的刺激,都会引起人体过敏。
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哪些?
1.荨麻疹:躯干四肢皮肤瘙痒,很快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或消失。
2.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或者身体暴露部位发生的皮炎,红斑、丘疹、瘙痒,严重时红肿明显,甚至出现水疱。
3.过敏性鼻炎:以鼻塞、流清水涕、鼻中发痒、不断打喷嚏等为主要表现,多是散播在空气中的花粉刺激所致。
4.过敏性结膜炎:一到春天就双眼奇痒,同时伴有结膜充血和轻度异物感,反复发作几年后,症状甚至会逐渐加重。伴有畏光、灼热感,睑缘不时出现黏液样分泌物,这是典型的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表现。
如何预防春季过敏?
1.春季花粉、柳絮较多,适当减少外出次数,外出时戴口罩及眼镜,必要时调整生活环境。外出回来后一定要认真清洗手和脸,或者用淡盐水冲洗鼻子,减少或缓解过敏症状。
2.勤换洗晾晒衣物及床上用品,清洁毛绒及填充类玩具,减少螨虫滋生。
3.避免吃蛋、奶、鱼虾、海鲜易过敏食物,尽量不吃“光感”类食物,外出时注意避光,可戴宽檐帽或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和防晒霜。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放松心情,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对病情的恢复和预防也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再次提醒大家,若有上述症状或者过敏症状较重,需要您尽量及早就医,查找过敏原,并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切莫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扫码咨询
预约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