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肆虐了许久,本应欢天喜地过年的人们,都被这件事压得喘不过气来。
越来越多的城市陷入紧急状态——公交车停运、高速公路封路、娱乐场所停业、防疫用品缺货、生活用品供应紧张……人们被告知尽量待在家里,不要随意出门、不要聚餐、不要相互拜年……
然而,疫情本不该出现的。
根据官方通报,此次疫情的罪魁祸首,很有可能是某种蝙蝠。
不,蝙蝠没有错,错的是吃它们的那些人。
作为一个从未吃过所谓“野味”的普通人,我一直都对“吃野味”这种喜好感到无比困惑。
想一想,几千几万年以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通过自己的经验,为我们这些后代遴选出了可以吃、味道好、营养丰富、安全的肉食——鸡、鸭、鱼、猪、牛、羊……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吗?
为什么还要吃野味?
好,也许有人说吃野味并不是为了享受它们的味道、口感,而是因为它们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功效,比如说壮阳等。
等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请问是谁告诉你的?全世界哪项研究明确表明吃些所谓的“野味”就可以壮阳了?
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前些日子在网络上看到有人科普所谓“野味”的特征——
野兔。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囊尾蚴、连续多头蚴等,可损伤肠道肝脏等身体器官。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刺猬。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裂头蚴、芽囊原虫等,可严重损伤眼睛、皮下组织、大脑、肠道等器官。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野猪。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蛔虫、线虫、人体旋毛虫、细颈囊尾蚴等,可损伤肠胃大脑等多个脏器。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穿山甲。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肺吸虫、绦虫、旋毛虫等,可损伤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发症。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传播回归热、Q热和出血热。而其肉及甲片并无任何滋补和药用价值。野生蛇。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包括舌形虫、曼氏迭宫绦虫、隐孢子虫、颚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线中殖孔绦虫等,且均为人畜共患型寄生虫,感染可致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等,损害多个脏器,危及生命。其携带的绦虫,可致肠道感染,幼虫可入侵眼脑肝等器官。其携带的裂头蚴虫,严重损伤眼睛、皮下组织、大脑、内脏等器官。同时,野生蛇身上还可能携带可传染人类的各种病毒。浣熊。是狂犬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蛔虫、钩虫、浣熊贝蛔虫等,可造成肠胃等脏器严重损伤。土拨鼠。体内含有鼠疫杆菌,是鼠疫的罪魁祸首。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蠕虫、微丝蚴、弓形虫、棘球蚴等,可损伤肠道、肝脏大脑等多个器官。果子狸。2002年爆发的SARS病毒中间宿主和罪魁祸首。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包括旋毛虫、斯氏狸殖吸虫等,可损伤肺部及中枢神经。携带狂犬病毒。蝙蝠。身上能携带超过100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状病毒,这些都是最早在蝙蝠体内发现的。同时,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让很多野生动物也成为了病毒的中间宿主。试问一下,你们真的是在吃“野味”吗?这难道不就是在吃毒药吗?
我想起了当年为采集“野驴鞭”,致使青藏高原上的野驴濒临灭绝;想起了当年非典肆虐时,人们对果子狸这种动物的厌恶;想起了同为自媒体人的部分“大V”,公然用吃野味来当作噱头……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呼吁人们不要猎食野味的声音,希望禁食野味能够入刑,我是支持的。
因为我知道,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