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环氧化酶有两种同功异构体,即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非选择性的传统NSAIDs相比,能明显减少严重胃肠道不良反应。使用NSAIDs,可迅速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轴及外周关节症状,应持续、规则、同剂量至少使用2周,若使用2~4周疗效欠佳,可改用其他NSAIDS药物,但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不增加疗效,反而增加不良反应。胃肠不耐受者可加胃粘膜保护剂,或改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使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应注意心血管事件。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柳氮磺吡啶一般认为对轻型病例尤其外周关节受累为主者有效。
(3)生物制剂:包括益赛普、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雅美罗,使用6~12周有效可继续使用,当1种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时可能对另外1种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液反应或注射点反应、呼吸道感染和机会感染(如结核),但发生率很低。
(4)糖皮质激素:顽固性肌腱端病和持续性滑膜炎可能对局部皮质激素治疗反应好。眼前色素膜炎可通过扩瞳和激素点眼得到较好控制;难治性虹膜炎可能需要全身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全身用药效果不好的顽同性外周关节炎(如膝)积液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复注射应间隔3~4周。对顽固性的骶髂关节痛患者,可选择CT引导下的骶髂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类似足跟痛样的肌腱端病也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
(5)其他:近年来,沙利度胺(反应停)和帕米膦酸钠也用于本病的治疗。前者基于其免疫调节作用,后者则由于其骨质保护作用。
(以上内容摘自《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问》一书,主编张莉芸,其他鍖婚櫌涔宠吅绉戦娆″惎鍔ㄤ钩鑵虹檶鐢熺墿瀛︽不鐤?涓夌骇鑲跨槫涓撶鍖婚櫌濡備綍娌荤枟涔宠吅鐧?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