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对食用野生动物进行了规制。
“野味”看似稀有
但其营养价值却和一般餐桌上“美味”并无差别
甚至因为生存条件恶劣
还可能给我们带来可怕的灾难
让我们看看这些曾经被端上桌的野生动物
餐桌上常见的“三有”动物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1
青蛙
青蛙是国家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把青蛙肉当做补品或美味佳肴,导致一些商贩大肆捕杀青蛙。青蛙肉不但没有特殊营养,吃多了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染上寄生虫病。青蛙一般生活在农田里,庄稼施用化肥、农药较多,农药用量增大和施用不合理,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又促使农药用量继续增加,青蛙常吞食带有化肥、农药的害虫和水源,农药便在蛙体内蓄积下来,人若食用,农药残毒即进入人体。农药残毒又会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形成慢性农药中毒,导致各种癌变和肿瘤;甚至可能会导致婴儿先天性畸形。
2
麻雀
麻雀是文鸟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麻雀肉虽然富含着一定的营养,但是吃麻雀肉也有很多的危害。现今社会中麻雀的饮食食谱比较杂,会吃各种虫子,还有人类抛弃的垃圾食品。这样时间长了之后会导致麻雀体内重金属超标。人类吃了麻雀肉以后很有可能会导致胃痛、胃酸、胃胀,甚至增加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所以一般不建议吃麻雀肉。市场上大部分麻雀均是贩子通过非法捕猎获得。
3
草兔
草兔是哺乳纲、兔属几种野兔的通称。野兔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囊尾蝣、连续多头蝣等,可损伤肠道肝脏等身体器官。特别是弓形虫对怀孕女性肚中的胎儿影响特别大,很容易造成孕妇流产,胎儿畸形。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能引起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4
刺猬
刺猬是属于猬亚科的一类猬形目哺乳动物的统称,共有5个属;其中猬属的刺猬分布最普遍,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北部,在中国的北方和长江流域也分布很广。其携带众多体内寄生虫,包括裂头蝣、芽囊原虫等,可严重损伤眼睛、皮下组织、大脑、肠道等器官。很多人喜爱饲养非洲刺猬,其携带的蜱虫可传播传播回归热、Q热河出血热等多种传染疾病。
5
果子狸
花面狸是灵猫科、花面狸属食肉动物,俗称果子狸。因捕食鼠类而有感染鼠疫机会,中国云南曾从花面狸血清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不仅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还携带多种体内寄生虫包括旋毛虫、斯氏狸殖吸虫等,可损伤肺部及中枢神经。并且易成为SARS病毒等多种病毒传播的中间宿主。
6
蝙蝠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身上能携带超过多种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蓄水池”。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MERS冠状病毒等都是最早在蝙蝠体内发现,蝙蝠也作为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让很多野生动物成为了病毒的中间宿主。
7
滑鼠蛇
滑鼠蛇,人们在餐桌上最常吃的一种蛇类。虽然该蛇为无毒蛇,但是野生的蛇类携带多种包括舌形虫、广州管圆线虫、线中殖孔绦虫等,且均为人畜共患型寄生虫,感染可致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等,损害多个脏器,危及性命。
8
夜鹭
夜鹭在中国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和西南各省曾经是较为丰富和常见的,50-60年代在北京甚至在东北长白山还能不时见到。但在整个东北地区也很难见到了,在北京和其他地区种群数量亦明显减少。原因主要是由于砍伐树木、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目前不法分子常用非法捕猎的方式抓获夜鹭在饭店出售。
餐桌上常见的一、二级保护动物9
穿山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华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中华穿山甲在亚洲被广泛猎杀,以作为食物及传统药物使用。该物种在其原生栖地均大幅减少。根据国际公约中华穿山甲在任何从野外捕猎的商业用途均被禁止。在多个不同国家及地区均禁止出口及贸易,包括孟加拉、中国、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及越南等禁止捕杀和食用。在中国,非法捕杀、走私或贩卖,可被判监5年以上有期徒刑,案情严重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10
褐马鸡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
其他常见还有中华鲟、熊、梅花鹿、鳄、大鲵等。年6月28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第一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包括梅花鹿、马鹿、鸵鸟、美洲鸵、大东方龟、尼罗鳄、湾鳄、暹罗鳄、虎纹蛙等九种野生动物。该名录于年7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新野保法实施后,我国首个针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名录。“名录”实施后,相关单位将凭专用标识可以开展出售、购买和利用活动,避免非法来源野生动物产品流入合法渠道。
国外如何“管制”食用野生动物?1根据生态安全观考量立法国外较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