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护理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日益上升,糖尿病患者发生眼部并发症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糖尿病眼病致盲率比正常人高25倍,已成为一大重要致盲因素,因此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眼病的认识已经非常迫切。

眼球的结构特殊,其代谢方式与一般组织也有所不同,虹膜和睫状体内部血管密布,主要由虹膜大小动脉弓及其分支构成。由于糖尿病能够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则不可避免地对虹膜睫状体也造成了损害,可引起虹膜红变(注:虹膜红变是新生血管性眼病的一种,虹膜表面附有一层纤维血管膜),严重者可继发青光眼;房水主要是由睫状体中睫状突上皮细胞分泌而来,而高血糖导致的睫状体内血管硬化可致房水成分异常,而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主要依靠房水和玻璃体,因此,房水成分上的改变可进一步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此外,视网膜是全身耗糖量最多的组织之一,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细胞,在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视网膜可因缺少营养成分而发生肿胀,使其组织内部压力上升,造成毛细血管的循环障碍,组织缺氧,毛细血管变性,因而引起静脉扩张、出血、微血管瘤和渗出物等糖尿病性眼底改变。因此,糖尿病患者患病的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害就越大,眼部并发症出现率就越高。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糖尿病眼表疾病和屈光状态异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是糖尿病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应,初期以血管通透性增加为主要特征,为轻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之后逐渐发生血管闭塞,形成中度和重度的NPDR,最终导致视网膜和玻璃体新生血管形成,甚至成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其发生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发病年龄、遗传因素和控制情况有关,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中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两种类型。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好的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较快,临床上常见双眼同时发病,初始表现为无数分散的、雪花样浑浊,融合较快,数周或数月内全部浑浊,视力明显下降。

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多发生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此型临床上较为多见,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类似于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容易出现白内障,而且发展速度较非糖尿病患者的老年白内障更快。

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视神经在各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异常的比率逐渐增加,病变早期主要以视盘水肿或视盘及其周围荧光染色呈强荧光为主,病变后期则以视盘新生血管为主要表现。

高血糖可促进神经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高血糖可致蛋白质与血糖结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血管结构、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局部组织血流量下降,视神经营养代谢受损;高血糖亦可通过竞争抑制作用使钠钾ATP酶活性下降,神经传导减慢。由此高血糖可造成视神经病变,病人视功能严重减退,甚至丧失。

糖尿病眼表疾病

糖尿病眼表疾病包括角膜疾病(包括角膜直觉减退、角膜上皮再生迟缓、角膜色素颗粒沉着、干眼症、角膜上皮脱落、复发性角膜糜烂等)和结膜疾病(包括结膜炎、结膜微血管瘤、球结膜下出血等)。患者常有明显的不适主诉,虽然不是致盲性眼病,但改善症状,延缓病程,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认为角膜神经损害、泪液质和量的改变、角膜上皮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可能是糖尿病性眼表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眼病的防治根本是控制血糖,因此只有眼科医师和内分泌科医师联合起来,一方面协助患者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加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糖尿病患者,从而降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糖友们也要重视眼部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好心灵的窗户。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检出率高达20.4%,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有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易发生低血糖等表现,因此,我们应该对老年糖尿病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文糖医对话框回复“老年糖尿病”或“病例分享”有惊喜哦!

《漫话糖尿病》

作者简介:刘师伟,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点击购买链接:









































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ys/17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