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鹏鹏最近一段时间老喜欢揉眼睛,一天晚上,他跟妈妈说,感觉右眼有点难受,好像有东西进了眼睛里,妈妈看了下,原来鹏鹏右眼上眼皮微微肿了起来,长出了一个小疙瘩,一开始妈妈以为鹏鹏这是被蚊子叮了个包,过一会就会没事了,谁知道第二天醒来,鹏鹏的右眼皮更肿了,那个疙瘩也变成了一个脓包,按下去的时候,鹏鹏疼得直哭,妈妈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后告诉妈妈,原来鹏鹏这是长了麦粒肿了。
何为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挑针”“针眼”或“偷针眼”,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是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根据发生的部位来分主要有两种,即发生在睑板腺的内麦粒肿和发生在睫毛毛囊周围腺体的外麦粒肿。
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病因
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膜面埋在睑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麦粒肿就是这两种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麦粒肿在发病的初期表现为局部充血,伴有睑缘疼痛、眼睛有异物感,然后形成一个有触痛的小圆形肿胀区。由于初期的时候尚未见到脓包,导致一些家长往往误以为是蚊虫叮咬、过敏所致。接着再过1、2天,肿胀区变成了脓包,脓包化脓后在充血的结膜面可隐见灰黄色的脓头,待脓液排出后,红肿即可消退。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在脓液尚未向外穿破前,炎症就已经扩散,则可侵犯整个睑板而形成眼睑脓肿,后期在肿胀区中心可形成一个个小小的黄色脓点。
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2.当脓液局限积聚时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3.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检查
1.重点注意眼睑的改变。
2.如有全身反应,应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预防
1.由于孩子的眼睑皮肤比较娇嫩,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老是喜欢用手揉擦眼睛,就很容易给外界病菌的侵入创造机会,因此,注意眼手卫生是预防麦粒肿很重要的措施,保持眼睛清洁,不随意用不干净的手或手帕揉擦眼睛,更不可用衣角、袖口擦眼。
2.当身体的抵抗力减弱时,眼睑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也会减弱,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因此,平时应该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与锻炼,提高他们身体的抗病能力,另外,对于有沙眼或睑缘炎等眼部疾病时,应及时治疗。
3.中医认为,麦粒肿是由于体内湿毒所致,经常吃热气上火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时,会增加内热,并促进内热化毒。因此,要尽量少吃热气上火的东西,在发病期间也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绿豆等。
治疗
一旦长了麦粒肿,医院就诊。在麦粒肿的早期可以用温热干净的湿毛巾敷眼睑,每天2-3次,每次5-10分钟,以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消散肿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用药。
长麦粒肿时切勿去挤压它,或用未消毒的针去挑它,以防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及脓肿等而危及生命。若麦粒肿已化脓,医院切开排脓,最好别让它自溃,因为自溃后有可能形成不规则疤痕。若伴有全身发烧、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者,则可遵医嘱给予适当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显效疗法:
立凡星肌注+利福平/托白士/泰力必妥滴眼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