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而伊蚊是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是登革热病毒的自然宿主。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人类聚居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感染者在发病前24小时到发病后5天内出现病毒血症,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蚊子通过叮咬带毒感染者而吸入带毒血液,病毒在蚊子体内增殖,10天后即有传播能力,带毒蚊子的传染期可长达多天,再次叮咬易感者时形成人-蚊-人的传播循环。
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血症时会引起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和出血等。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多数5-8天。可能多数感染者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临床患者可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类型。
发热表现以成人为重,通常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大部分持续3-7天后骤降至正常。发热时伴头痛,骨骼、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儿童病例起病慢,体温较低,恢复较快。
皮疹于病程第3-6天出现,多为隆起皮肤的斑丘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较典型,有瘙痒,3天左右消退。
出血见于部分患者,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癜或黑便等,多发生在起病一周左右。
部分患者高烧持续不退,期间可出现球结膜水肿、心包积液和腹水等,严重的可至休克。少数患者表现为严重出血,如皮下、消化道甚至颅内出血。
重症登革热患者除水肿、出血外,常表现为多脏器功能损害。心、肝、肾、脑等受到严重损伤者可导致死亡。
三、预防和治疗登革热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重症患者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急性期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高热时先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出汗多,呕吐或腹泻者,及时口服补液,慎用静脉补液。有出血倾向,或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狂躁甚至昏迷者,要警惕重症登革热,及时抗休克、止血、预防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登革热的预防,首先做好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家庭环境可通过清除积水,喷洒杀蚊剂等消灭伊蚊滋生地。个人防护少在蚊子多的公共场所活动,居室加固纱窗,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减少蚊子叮咬。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会痛吗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