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诊断 >> 糖皮质激素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葡萄膜炎是一类眼内炎症的总称,包括前葡萄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及全葡萄膜炎,病因复杂,多与免疫相关。病因和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对治疗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治疗中应根据患者所患的葡萄膜炎类型及患者本身的因素进行治疗。注意个体化治疗。

流行病学

葡萄膜炎的发病率为14/10万~28/10万。以前葡萄膜炎最常见,全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次之,中间葡萄膜炎较少见。在葡萄膜炎患者中,以男性略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之间。葡萄膜炎致盲人数占盲人总数的10%~15%。[1]

治疗原则

积极查找病因

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和伪装综合征,并查找相关的全身免疫性疾病。

局部治疗

热敷、散瞳、局部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消炎眼药,主要适用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适用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以及双眼葡萄膜炎。

免疫抑制剂治疗

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能缓解或炎症反复发作,如白塞病,或由于全身疾病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者,要考虑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1

给予适合的剂量(即能控制炎症的剂量),而不应一味加大剂量,以免过度用药治疗。

2

给予足够的剂量(指每天的剂量和总的剂量),不但达到及时有效控制葡萄膜炎之目的,还要实现彻底治愈炎症之目的。

3

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无效或效果不佳时,若治疗已超过2周,应考虑增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4

全身用药

口服

适应证

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尤其适用于双侧受累者。

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法

泼尼松0.5~1mg?kg-1?d-1(甲泼尼龙0.4~0.8mg?kg-1?d-1),治疗1~2周后逐渐减量,剂量较大时可每1~2周减10mg(甲泼尼龙8mg),剂量较小时每周减2.5~5mg(甲泼尼龙2~4mg),对于一些顽固性炎症,常需要使用维持剂量,成人每天泼尼松15~20mg(甲泼尼龙12~16mg),维持剂量通常需要使用数月后,再逐渐减量。

静脉

适应证

在治疗葡萄膜炎时,多不需要静脉途径给药,在出现严重视网膜炎、视乳头炎并在短期内可造成视功能严重障碍或丧失者可考虑静脉途径给药。

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甲泼尼龙mg/d,静脉滴注3天,之后改为口服,减量方法同全身口服用药。

5

此外还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剂点眼及球旁注射。[2]

参考文献

[1]郑曰忠,时冀川.葡萄膜炎的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6(12):-.

[2]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8(2):增录2a-1-32.

长按







































刘云涛
长沙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hl/151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