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易筋堂年第23期(共期)
每天一期,为了世界上更好的中医
作者/文秋⊙编图/刘利⊙校对/刘利
I摘要:狐惑病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虫毒感染,湿热虫毒循肝经上扰为惑,下注为狐。
白塞氏病因临床以眼部虹膜炎、口腔、会阴部溃疡为主症故又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土耳其皮肤科医生Behcet于年第一次报道,当时报道时,仅提到口、眼、生殖器的症状并没有提到全身症状、神经病变等其他兼证。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西医解释为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与结核感染相关)、生活环境有关。其实在东汉张仲景时期对此病就有了详细的描述、治法和方药,即狐惑病。临床遇到此病症我们不妨在古籍中探索仲景留下的宝贵经验。
狐惑病载于《金匮要略·百合病狐惑阴阳毒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虫毒感染,湿热虫毒循肝经上扰为惑,下注为狐。
“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常见唇舌黏膜蚀烂,有的涉及齿龈,甚至咽喉。这句还强调了只蚀在上部或者是下部不称为狐惑病,必须得是上下联合病变。双目、咽喉、二阴都是精液常常滋润的地方,所以虫毒容易在此滋生。“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病人表现为焦虑、不安、失眠甚至烦躁,食不安稳。又体现了狐惑病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伴有精神病变。
对于此病张仲景提出了四个方子,一为甘草泻心汤清热解毒,安中化湿,用于“蚀于上部则声暍”;二为赤豆当归散清热利湿,解毒排脓,用于狐惑酿脓;三为苦参汤,杀虫解毒化湿,用于“蚀于下部”;四为雄磺熏之杀虫解毒燥湿,用于“蚀于肛者”。
上世纪60年代初,王子和先生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他治疗狐惑病的临床经验,比如对眼部化脓用羚羊角粉,对口腔黏膜溃烂的用紫贝齿,对于下部蚀烂用槐米陪地榆等,有很高价值,值得学习。
I版权声明:本文为百年易筋堂团队作者原创文章,刘利老师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百年易筋堂及团队作者所有,如要参考转载,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并注明作者及百年易筋堂标识。如未经授权随意所用,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I投稿:yijintangzhongyi
.南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