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一般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发热、咳嗽和头痛等,多呈自限性,不会出现大流行。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潜伏期多为1-7天,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那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普通感冒、流感有什么区别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发热,一般体温在37℃以上,同时伴有干咳,身体疲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等。轻症患者可以无肺炎表现;重症患者在发病一周内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症,脓毒症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另外需注意的是部分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02
春季疫情期间针对上呼吸道感染
有什么好的预防措施呢?
一、勤开窗通风
每天早上起床后开窗透风,保持屋内空气新鲜。这样既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滋生。但开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二、多饮水
换季时节,人体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特别是感冒之后,多喝水有利于身体排毒,预防感冒。
三、早晚加衣
老人、小孩和一些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的人,在早晚出门时一定要带一件外套。“春捂秋冻”之说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者更要注意保暖。
四、保证睡眠
耶鲁大学的专家们发现,睡眠紊乱或缺少睡眠都会影响免疫系统活动。而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增强免疫
提升自身抵抗力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自身免疫。学会每天清洗鼻子,不管是新冠病毒还是普通感冒都可以通过呼吸传播,每天清洗鼻子可以提升鼻粘膜的抵抗力,从而阻挡病毒的长驱直入。
六、适度锻炼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适当的锻炼都能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轻柔或适度的锻炼能对免疫系统的功能形成刺激。
七、避免接触传染源
尽量避免与感冒的患者接触,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勤洗手、勤消毒,多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若需要长时间与感冒患者共处,请一定记得戴好口罩。
一旦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也不要紧张,如果是普通感冒,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一般症状比较轻,可以不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处理缓解症状。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对减少打喷嚏、鼻溢效果显著;对于鼻塞、鼻粘膜充血水肿的病人,可以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等药物。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或迅速加重,如出现高热不退、神志改变、呼吸困难、严重腹泻等情况,还是需要到院就诊的,儿童,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医院找专业医生评估和治疗。
03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呢?
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01
流感
流感一般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眼结膜充血,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大多数流感患者在两周之内就可康复,但抵抗力较差的儿童、老人及其它慢性病人群较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有的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人及带病毒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接触感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食具、玩具、毛巾、水龙头等日常生活接触间接传播。流感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但儿童、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医护人员需要重点防范,因为这五类人群患流感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且更容易传播给别人。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0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等,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典型临床表现。单纯麻疹预后良好,年幼体弱、有肺炎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麻疹的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的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污染物传播。我省冬春季为麻疹高发季节,3-5月份发病最多,易感的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
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03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有些病例不表现发热和皮疹,易被人们忽视。但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如果感染风疹,导致胎儿流产或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风险较大,造成儿童先天性耳聋、视网膜病变、智能障碍、畸形、心脏疾病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风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含风疹成分的疫苗。
04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易在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或流行。该病全年都有发病,以秋冬和春末夏初高发。
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除接种疫苗预防外,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开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05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急,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器官,引发脑炎、肺炎、心肌炎、肾炎及软组织感染等相应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好发于2-10岁的儿童,易在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或流行。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传染性强,而且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儿童时期感染水痘,病毒会在体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是及时接种水痘疫苗。除接种疫苗预防外,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开始至痂皮脱落为止。
06
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品、用具或是外伤等接触传播。以春季发病呈上升期,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患病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特殊症状表现为舌苔似草莓状或杨梅状。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主要预防措施为:减少与已确诊的病人接触;加强日常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要做好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疾病流行期,儿童要尽量减少公共场所的活动。
07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病初很象感冒,有打喷嚏、咳嗽、低热等表现。3-4天后咳嗽可越来越重。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百日咳的病程不一定是天,短的只有几天,长的可达2个月,一般为4-6周。
目前我国尚无单独的百日咳疫苗,而是与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做成的联合疫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