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AAO大会眼表领域的热点有:感染性眼表疾病的诊治,干眼病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术式探讨以及角膜移植高危排斥患者的临床治疗。
一.感染性角膜病的诊治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那他霉素仍是抗真菌治疗一线用药。角膜溃疡严重的病例,可考虑全身使用伏立康唑。Alfonso教授引用了谢立信院士的真菌角膜炎治疗手术经验,认为早期的手术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病毒性角膜炎治疗:Margolis教授最新研究发现:??
1.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在治疗上,除了口服抗病毒药物之外,局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治疗需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激素治疗相当重要,很多复发并不是由于病毒再次激活,而是局部激素的维持时间不够。Margolis教授建议起始局部激素频率为QID,然后每四周减量一半,部分患者需维持治疗一年。?
2.盘状角膜炎为角膜的内皮炎症,其治疗与角膜基质炎的治疗相似。?
3.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疗包括:更为积极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和治疗麻痹性角膜溃疡。口服抗病毒治疗建议量为阿昔洛韦mg每天5次或伐昔洛韦1g每天3次。病毒DNA和抗原可在角膜内存留多年,角膜炎和虹膜炎复发率分别为6.9%和7.4%。其伴发的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危险因素包括夜间眼睑闭合不全,滴眼液毒性,治疗上要测试角膜知觉,观察倒睫,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药物,必要时行睑缘缝合。目前,新型带状疱疹疫苗有效预防率达97.2%。
细菌性角膜炎治疗:密歇根大学Mian教授认为:?
1.小范围,发病时间短的角膜浸润,病原体培养不是必须,可经验性用药(如第四代喹诺酮莫西沙星)。?
2.大范围,浸润达基质层中后部,广谱抗生素治疗不敏感,临床特点不典型的角膜病变,需考虑病原体涂片及培养检查。治疗上需强化局部药物治疗,多联抗生素使用。?
3.菌株耐药性:7.7-13.9%金葡菌,4.5-6.6%铜绿假单胞菌及9.4-14.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耐甲氧苯青霉素葡萄球菌对喹诺酮和氨基甙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6.1%和40.6%,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非耐甲氧苯青霉素葡萄球菌对氨基甙类耐药率较低。?
总之,Mian教授认为对于中央角膜浸润,范围较大,对单一药物治疗不理想的细菌性角膜溃疡,需考虑做病原体培养。
二.干眼和眼部疼痛
常规疼痛是痛觉感受器受到损伤,向中枢神经传导痛觉,如角膜划伤,溃疡等。伤口愈合后,痛觉会自行缓解。?
神经性疼痛发生在周围至中枢神经通路的任意部位,多是由于慢性损伤导致神经末梢兴奋性发生改变导致,表现形式可为针刺样,电击样,烧灼感或瘙痒感等。?
临床上,干眼症和角膜神经性疼痛都具有眼部烧灼感等系列相似的刺激症状,需要进行鉴别:?
1.常规性疼痛多表现为眼部疼痛在日间逐渐增强,但休息后可缓解。?
2.角膜神经性疼痛表现为眼痛休息后无缓解,且缺乏相应干眼症异常体征匹配。周围性和中枢性角膜神经痛的鉴别方法是行眼表麻醉,如疼痛消失则为周围神经性疼痛;反之则为中枢神经性疼痛。?
角膜神经痛的产生原因可能是眼部的慢性刺激(如干眼)导致周围神经末梢损伤致敏,当症状长期恶化(如泪膜渗透压的持续升高)可引起更高阶神经元的痛觉过敏改变。治疗方面:理论上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利于中枢神经病变恢复。对于干眼导致角膜神经痛,治疗措施包括人工泪液,局部抗炎药物等。对于顽固性角膜中枢神经痛,Begley医生建议口服神经性疼痛治疗药物。?
MCC批号SYS有效期-12-20,过期资料,视同作废
本账号/本篇内容仅用于专业医学人士信息交流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