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疾病,
从首次发病到确诊,
或许需要5至10年。
但它往往发作在
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它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这种“青春杀手”到底怎么对付?
8月19日是中国首届医师节。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记者采访了安徽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徐胜前教授,全面解析这个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可怕疾病。
如果你现在不到40岁,经常有腰痛,久坐后腰背疼痛、僵硬,疼痛发作的时候活动下腰部,比如伸伸懒腰,会有所改善;或者夜间腰背痛,甚至凌晨被痛醒,起床活动以后会好明显好转。
如果你是这样,那么你很有可能得了“强直性脊柱炎”,而不是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尽早去风湿科排查。
徐胜前教授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自身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等部位,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该病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较少。
数据显示,强直性脊柱关节炎在脊柱关节炎中的发病率最高,倘若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三年致残率为45.5%,五年致残率更高达70%以上。
警惕无诱因的腰背痛
三大要点鉴别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和普通的腰痛到底如何区别?
徐胜前教授介绍,有几个关键因素值得注意。“40岁以前出现腰痛就要特别警惕了,因为40岁之后的人,由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背疼痛比较多。”
徐教授介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发病缓慢,很多患者甚至想半天,都很难回忆起第一次腰痛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
“这个和外伤导致的腰痛不一样,比如搬东西、打球等导致腰痛,都是可以知道具体日期的。”
此外,和普通的腰痛相比,强直性脊柱炎还有个最大的特点,那便是活动以后会有所好转,而不是休息之后有好转。
“腰痛的患者可以根据这几个特征进行自检。如果符合这几条筛选指标,建议到风湿免疫科检查。”徐教授建议,“如果症状不够典型,医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室、影像学的检查来辅助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炎症性腰背痛表现目前国际上有明确的鉴别标准:
●年龄小于45岁
●休息时加重而活动时缓解
●隐匿起病(患者说不清楚何时发病)
基本上有了这三个要点,强直性脊柱炎就能跟表现截然相反的机械性腰背痛区分开来。
关节外表现不容忽视强直性脊柱炎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也被认为是“明星病”,台湾明星周杰伦也患有此病,正因为这样,这个病才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实际上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徐教授介绍,强直性脊柱炎不仅主要累及脊椎,也可侵犯关节外的其他脏器和组织,如眼睛、皮肤、肾脏、肺、心脏等器官。
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迟,会导致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
1强直性脊柱炎会累及眼睛治疗不充分可能导致失明
约5%的强直患者在患病期间并发虹膜炎(葡萄膜炎)等眼部疾患,如果治疗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虹膜粘连、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传统治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抑制炎症,容易复发。
反复背痛的患者如发现眼部充血疼痛、眼睛畏光、视力下降或流很多眼泪,就应及早前往风湿免疫科排查强直性脊柱炎。
并发炎性肠道疾病
约15%的AS患者会合并发生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炎症性肠病起病隐匿,诊断困难,复发率高,伴随着疾病的进展,肠道狭窄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患者最终可能因病致残,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不得不脱离社会。
目前全世界暂无治愈该类疾病的药物,但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疾病程度、控制疾病进程。
因此,患者如果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腹泻超过两周以上、经常腹痛、血便或粘液便和排便排不干净的症状,需警惕伴发炎症性肠病的可能,建议尽早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3强直患者伴发银屑病
10-0%的强直患者会伴发银屑病,也就是俗称的“牛皮癣”,以皮肤发起红斑且有皮屑脱落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指甲会凹陷或手指变形。
银屑病病程较长,易复发,让患者在身体、心理和经济方面都承受着负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当患者发现有此类关节外表现时,就要同时考虑到风湿免疫科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早治疗,这对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徐胜前教授说道。
未及时救治成了“木头人”“强直性脊柱炎不属于遗传病,但具有家族聚集性。”
徐胜前教授介绍:
绝大部分的强直患者都携带某些特定的致病基因,所以如果您的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病,发现后背痛或下蹲、如厕困难,就该进一步检查。
近年来,临床发现,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大多数是年轻人,发病期一般在13-31岁,尤其是青春期前后,高峰为0-30岁。
一般来讲,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重;发病年龄越大,症状较轻。
所以,青少年时期发病的危害更大一些。“我们科室接诊的最小的患者只有1岁,他的长辈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所以发现得早,可以及时治疗。”
记者了解到,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疼痛,很多人以为是腰椎病、肌肉疼痛,甚至以为是最近累着了、运动过量、姿势不对等等,所以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未确诊。
调查显示,从患者首次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有6年的延误时间,超过5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强直性脊柱炎是高致残疾病,常常会导致各种畸形。如果不经治疗,60%的患者会出现脊柱变形,无法维持正常姿势。患者的工作、运动、休息都受到严重困扰,如果疾病侵犯髋关节,则更易致残,严重时几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每年我们都会接诊几例严重的强直患者,髋关节受到严重影响,以至于不能正常转身转头,不能坐下,这样患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木头人’。”徐胜前教授介绍,此类“木头人”患者大多数是患病十年以上的患者,因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严重,需要手术。
强直患者需要“抢救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否治愈?
徐胜前介绍:
明确地说,强直性脊柱炎不能治愈,但是能够控制,患病了要正视它,接受它,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将病情控制好,尤其是病发的前三年,能否接受规范性的治疗对未来五年、十年的影响差别巨大。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治疗与中晚期治疗效果存在天壤之别。
还有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未被确诊,但已明显致残。
对于有髋关节损伤的患者来说,早期病变轻,相对容易控制,而病变发展为慢性滑膜炎后,常常对药物敏感度降低,成为顽固性病变;而且软骨一旦破坏,往往难以修复。
徐教授强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日常如果能够注重康复细节,对控制病情也很有好处,其作用甚至可以达到和药物对等的比例。
“患者要做好心理调节,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和乐观的态度,家人也要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
首先是患者要自主锻炼,对有症状的关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可以参考医生意见,做一些专业设计的针对性体操,可以延缓晨僵和病程进展;
医院进行物理治疗,比如在医生建议下进行针灸等。此外一些大众运动如游泳、瑜伽等,患者在病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也可循序渐进地适量参与,以自身能够承受的程度为宜。
可申请公益捐助项目据了解,目前控制病情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物,用于控制病情,它需要长期足量足疗程使用,效果才比较明显。
另一类药物则是生物制剂,比如阿达木单抗等,有不错的安全性和疗效,不过生物制剂的使用目前还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患者使用起来主要可能有经济方面的顾虑。
目前,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可以选择申请公益捐助项目,
享受公益捐助用药。
“手握明天”公益捐助项目
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并组织实施的“手握明天”公益捐助项目,帮助罹患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银屑病的患者坚持治疗,更好地控制疾病。在安徽,符合条件的患者在接受阿达木单抗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申请评估可获得慈善捐助。
如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需要申请公益捐助,
医院进行咨询。
来源:合肥晚报记者杨赛君编辑:Q晚报君精选推荐致敬!出生仅10天女婴成为安徽最小器官捐献者
安徽一地出手了!严禁“天价”彩礼!礼金不超过元!迎亲车不超过6辆!
这笔钱很尴尬!某小区拿到多万补偿款,业主群却吵翻天·····
你还不知道吗?“医师体”火了,不信你看……
在这里哦~点上一个小↓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