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冬去春来,又到了料峭春寒的季节。穿一件太薄穿两件太厚,一不留神就得个感冒,遭遇一番头疼脑热。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但在这样一个出门不便的疫情期间,身体不适医院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各科室的医生们应对这类问题的建议。
1.测体温需在平静状态电子体温计往往测不准,使用水银温度计之前需要擦干腋窝,避开饭后、活动后、心情激动时,在平静状态下测量,另外,女性排卵期体温比正常升高0.5℃是正常的。2.年轻人低热可先观察体温大于37.3℃,如果是年轻人,没有基础疾病,小于38℃,不伴随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的话,可以在家观察病情变化。3.持续超过38℃去发热门诊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大于38℃,或者伴随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来发热门诊就诊。4.老年人、慢病人群发热立即就诊如果是老年人,或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支架术后、肿瘤、慢性呼吸疾病等等慢性基础病的,体温升高至37.3℃以上建议来发热门诊就诊。5.有旅居接触史,发热立即就诊如果您近14天去过湖北,或者和湖北来的人有密切接触,例如一起吃饭、一起打牌、一同居住等等,或者和确诊“新冠”病人有密切接触,又或者身边有3个人同时出现发热时,体温37.3℃以上应去发热门诊就诊。6.感冒小毛病先别急呼吸系统小毛病,例如受凉感冒出现咳嗽、咽痛、有点胸闷、似乎有点胸痛等等,程度不严重,持续时间小于1周,可先在药店买点对症的药物。7.呼吸困难需就诊如果症状比较重,例如近几天突然出现严重的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咳大量黄痰等等,建议预约挂号就诊。8.复诊适当延后一些不着急复诊的情况,例如肺部结节的变化、肺炎吸收的情况等,这种情况推迟几个月随诊,等疫情防控过去再来复诊没有关系。9.慢性肺病加重需就诊如果是慢性肺病患者,最近病情加重,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咳黄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加重、咯血等等,建议预约挂号就诊。10.家属可代替开药
呼吸科的老病号,如慢阻肺、哮喘、肺癌、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复诊开药尽量让家属代劳,就近社区开药,没医院看病。
1.以下5种情况,可暂缓就诊
①不伴有明显症状的“眼红”可能只是轻度结膜炎或结膜下出血,可以暂缓就诊。②老年人逐渐发展的视力下降,如白内障,可疫情防控结束后择日复查。③青少年的屈光不正,如需要验光配镜、斜弱视等,可暂缓就诊。④眼前出现非固定的黑影,可等疫情防控结束后再就诊检查。⑤药物控制良好的青光眼或其他疾病,病情无明显变化或无加重可暂缓复查。
2.以下3种情况,及时就诊①中重度眼外伤,如化学烧伤、热烧伤、眼球破裂伤等要及时就诊。②眼红痛伴视力明显下降,这种情况可能是角膜炎,青光眼、虹膜炎等眼内炎症,需及时就诊。③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如突然出现无明显原因的视力骤降、固定的眼前黑影且逐渐扩大等,要及时就诊。专家建议:①疫情防控期间,要避免长时间用眼,要注意定期闭目休息。②如果期间需要使用人工泪液等眼药水,则一定使用前后都洗手。
1.肿瘤患者防护需更严格肿瘤患者抵抗力低,特别是治疗期间的患者,属于高度易感人群,因此要比一般人群更严格的做好防护措施。2.同居家属也要做好防护除了肿瘤患者,同居照料的家属也要做好防护,做好外带物品的清洁消毒,勤洗手,及时清洗衣物。3.通风时谨防感冒疫情防控期间居家需要每天开窗通风,肿瘤患者要特别注意通风期间的保暖,不要因通风着凉。4.治疗方式需寻求医生建议肿瘤治疗情况很复杂,瘤种、分期、术前或术后、化疗方式、患者身体状态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患者及家属做任何决定前最好都联系主管医生寻求建议。5.疫情防控期间肿瘤治疗从简疫情防控期间在肿瘤治疗在许可的情况下要从简,例如辅助化疗的可以选择单药化疗,分期偏早的可以暂时不化疗,疾病稳定的可以维持治疗,需要术后随诊检查的可以延后。6.尽量在当地治疗特殊时期尽量在当地治疗,我国各地医疗技术有差异,但也不是差异大到不可接受,还可以利用很多平台寻求治疗指导,这些都可以帮助患者安排合理的治疗。7.出现急症及时就诊肿瘤患者遇到急症或进展明显急医院急诊就医。8.注意饮食运动,保持体力在疫情防控期间除了注意防护外,肿瘤患者要保持饮食均衡,加强营养摄入,适当活动,保持体力。9.肿瘤患者尽量少出门肿瘤患者不要到人多的场所、乘坐医院,开药等可以让健康的家属协助,医院。10.避开过多负面信息
肿瘤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家属也要与肿瘤患者多交流,减少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间接收过多负面信息。
1.慢病用药要规律慢性疾病,遵嘱用药。在未经许可下,不可随性调整服用的剂量、频次、服用方法。2.家属可替老人开药老年人一些常见慢性疾病用药,可由家里健康的年医院代其开药,注意携带好必要的证件和原处方。3.新发疾病谨慎用药疫情防控期间就医不便。您可以自行选择非处方药对症处理,但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4.不盲目多药联合使用不要认为类似作用的药物一起吃就会更好,可能适得其反。5.严重症状不可盲目用药对于一些新发的严重症状,如突发剧烈呕吐、昏厥等,则不建议患者自我药疗,盲目用药可能掩盖病情,医院明确诊断。6.用药出现极度不适,停药就医用药期间,如果遇到自认为是由于药物导致的不适,且不能忍受的情况。为了确保安全,建议您先行停药。并且为了不耽误病情,还要尽快寻求医生、药师的帮助。7.药物按说明书规范存放药品存放不当,不仅会失效,甚至导致一定的毒副作用。您需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中,对于存放条件的要求,并严格执行。对于过期药品,坚决丢弃!8.正规渠道购药购买药品,请注意购药渠道的正规性,不可轻信上门推销、不知名网络平台、网售低价药的信息。9.遵从医嘱用药药品的使用,不同于一般商品。合理用药,才能保障您的身体健康。疫情防控期间,更需要您认真遵从医嘱。10.遇到用药问题可线上咨询如遇到问题,还请您寻求医生、药师的帮助。可以先进行线上咨询,在医生或药师建议下医院调整用药。
1.1岁以内母乳喂养1岁以内小宝宝以奶为主,条件允许应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不足情况下可添加配方奶粉,每3-4小时喂养一次,由少至多逐渐添加辅食。2.1岁以上逐渐加辅食1岁后的儿童逐渐转成3餐辅食,2-3餐奶,每日配方奶-ml。3.2岁以上饮食多样化2岁以后的儿童每天保证奶量-ml左右。饮食多样化,注意蛋白质,蔬菜水果以及谷物类食物的摄入,做好荤素、粗细搭配。4.不与孩子共用餐具保持厨房干净整洁,不跟孩子共用餐具,喂食时不用嘴吹食物,也不要嚼过后喂给孩子。餐具要定期消毒。5.接触儿童前做好防护看护人外出回家后洗手、更衣再接触儿童。不要对着儿童咳嗽、打喷嚏。喂母乳时要洗净手,可佩戴口罩并保持局部卫生。
1.肾病综合征酌情调整用药如果尿蛋白转阴处于缓解状态,普通饮食即可,无需低蛋白低盐饮食。医院复诊调整用药。如果激素用量已很小,如泼尼松或甲强龙2片或1片隔日应用,可暂时维持治疗,待疫情防控结束后复诊。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当地复查应用激素或联用免疫抑制剂者,当地复查调整用药。如果仅有尿检可见红细胞,少量蛋白尿,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特殊药物应用,可择日门诊复查。3.泌尿系感染需留意尿的症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色混浊甚至发红。可洁净容器如矿泉水医院(医院即可)化验尿常规,确诊后抗感染治疗。4.警惕水肿、血尿、高血压肾脏疾病如有水肿、少尿,持续肉眼血尿,高血压(可能表现头痛头晕呕吐视物模糊甚至抽搐)或新出医院就诊。5.激素用药不可擅自停用
应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可擅自停用,医院就诊附近药店应有售。无特殊情况,足量每日应用(泼尼松2mg/kg,最多60mg(12片))最长8周即需要就诊减量。
1.部分监测项目可在家做疫情防控期间部分产检可以适当推迟,有些监测项目如胎动计数、血压测量和体重监测,孕妈妈可以在家中自己做并记录,在下次产检时带给医生。2.28周开始计数胎动从孕28周开始孕妈应每日早中晚各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计数胎动1小时,正常情况下,3小时胎动次数相加×4>30次,每天胎动的次数相差不超过50%。3.每周测量一次血压应每周测量一次血压,若有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等情况应随时测血压,并记录。4.每周选择一天监测体重每周选择一天测量晨起空腹体重,并记录。测量体重时应尽量穿相同的衣物,不穿鞋。5.规律饮食,饭后散步避免熬夜,三餐规律,营养均衡,并在三餐后休息半小时,随后散步20~30分钟。即使不能外出,也应于家中适当活动。6.警惕症状,及时就诊在家中自行监测期间,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流液、胎动不好、血压超过/90mmHg,或出现其他不适,如恶心、呕吐、头痛、抽搐等,不能等待,医院,急诊就诊。7.门诊就诊前咨询医师已建档孕妈妈可直接在您以往产检的医生出诊的日子,到门诊找到您的主诊医生,他(她)会根据您的情况帮你加号、约号或提供相关建议。8.医院医院若有其他规定出台时,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