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症状 >> 炎症性肠病相关呼吸系统疾病12例临床特

炎症性肠病相关呼吸系统疾病12例临床特

 

本文原载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第9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类系统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1],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同时可合并多种肠道外表现,包括虹膜炎、皮肤结节红斑、强直性脊柱炎及静脉血栓等[2],呼吸系统表现相对少见,国内外相关文献多见个案报道。目前认为,IBD可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及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1,3,4,5,6]。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IBD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01对象

回顾分析年1月至年5月首都医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例,男例,女例,平均年龄(54.6±17.3)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例,克罗恩病51例。所有IBD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我国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的诊断标准[7]。参考有关IBD相关肺疾病的文献[1,2,3,4,5,6,8],炎症性肠病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肺功能下降、气道损伤、间质性肺炎及肺栓塞等。纳入标准:(1)根据我国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7]明确诊断为IBD;(2)胸部高分辨率CT和CT肺动脉造影提示肺部病变,如肺部斑片状影、网格影、支气管扩张及肺动脉充盈缺损等。排除标准:(1)未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或胸部影像学检查未提示肺部病变;(2)正在应用IBD相关药物治疗;(3)正在应用的其他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导致的机会性感染;(4)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曾有青少年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有结核病史;(5)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存在相关职业(煤矿工人、玉石加工等)、环境(石棉等)及药物(博来霉素、胺碘酮等)等接触史,存在明确的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及肌炎或皮肌炎等;(6)诊断肺栓塞的患者存在明确的高危因素,如骨折、长期卧床、手术或肿瘤等。共入选患者12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1例,克罗恩病1例。男11例,女1例,年龄37~75岁,平均(61±12)岁。6例吸烟,吸烟指数为22~60包年,均未戒烟。诊断IBD至出现肺部受累的间隔时间为5个月至30年。12例均处于缓解期,住院时间为6~67d,平均(17±16)d,12例均好转出院。

02研究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吸烟史、临床症状、肺功能、胸部CT表现、肺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炎症性肠病至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时间、动态ESR、血清C反应蛋白、既往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情况、住院时间及疾病转归等信息。

0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结果01临床症状

12例中9例以呼吸系统症状就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其中1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1例肺栓塞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晕厥及胸闷;1例机化性肺炎患者表现为发热和呼吸困难;1例以腹部症状就诊,表现为腹胀、腹痛,其余患者均无明显腹部症状。2例为体检时发现肺部病变。

02血清学指标

12例均进行ESR及C反应蛋白检测。ESR平均为(20±17)mm/1h,6例异常;CRP平均为(17±8)mg/L,7例异常。

03肺功能

12例中6例进行肺功能检查,其中1例未完成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检测,均无明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用力肺活量(FVC)实测值/预计值为81.2%~.4%。3例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一秒率(FEV1/FVC)分别为56.9%、63.2%及69.4%。弥散功能下降4例,实测DLCO占预计值%为13.5%~75.8%。

04胸部CT表现

12例均进行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其中3例表现为双肺多发支气管扩张(图1);5例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其中2例为双侧斑片影,经病理确诊为机化性肺炎(图2);4例肺血管病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3例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诊断为肺栓塞(图3);1例为肺动脉部分狭窄闭塞,具体原因不详。

05肺部病变的治疗

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住院期间给予抗感染治疗。3例间质性肺炎患者给予对症治疗。2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肺栓塞患者住院期间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调整),出院后继续口服华法林钠抗凝(剂量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3.0)。

06随访情况

12例患者于1年后电话随访,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未再出现咯血或感染等。3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未出现急性加重,2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已停用糖皮质激素,复查胸部高分辨率CT示病变较前明显吸收。3例肺栓塞患者持续应用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未出现栓塞复发。1例肺动脉狭窄患者失访。

讨论

炎症性肠病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气道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及血管性疾病[1,8],本研究中12例患者呼吸系统受累表现同文献报道结果相近。

一、气道疾病

气道受累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炎等,年Kraft等[9]首先报道了IBD患者可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和支气管扩张等气道疾病。文献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患者均可出现气道疾病的表现,大部分患者出现在诊断IBD数年后[10],与IBD是否活动无明显相关性[11]。本研究3例气道疾病均为支气管扩张,IBD为溃疡性结肠炎,出现气道疾病的时间分别为诊断IBD后5、10及30年,诊断气道疾病时溃疡性结肠炎均处于缓解期,这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其中1例长期吸烟,3例均无青少年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及粉尘接触史,无长期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故考虑气道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

文献报道,IBD患者的肺功能下降主要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部分患者表现为气道阻塞[12]。本研究中3例气道受累的患者1例进行了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为56.9%。

二、间质性肺疾病

IBD患者肺部受累表现为间质性肺疾病的报道较多,病理表现多样[1],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浸润、机化性肺炎、非干酪性肉芽肿较为常见,也可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性肺炎、血管炎、弥漫性肺泡出血等[1],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较少见[13]。本研究中5例为间质性肺疾病,其中2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机化性肺炎。5例中,1例为克罗恩病,其余4例为溃疡性结肠炎。男4例,女1例,其中4例有长期吸烟史。Mahadeva等[14]报道从IBD诊断至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最短间隔时间为2年,大部分患者间隔时间较长。而本研究中1例患者从诊断克罗恩病后到发现肺间质病变的时间仅为5个月,但因仅有1例,尚不能说明问题。IBD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疾病时,多数患者肺功能检查弥散功能下降[1,12,15],Munck等[16]发现有些IBD患者即使无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但可出现DLCO下降。本研究3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均出现DLCO下降,DLCO占预计值%分别为13.5%、74.1%和55.6%。Tzanakis等[17]发现活动期IBD患者DLCO明显低于缓解期患者,由于本研究中无IBD活动期患者,故无法证实。

三、肺血管疾病

IBD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时,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8]。吴东等[6]发现无论是克罗恩病还是溃疡性结肠炎,深静脉血栓及肺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升高。本研究中4例患者肺血管受累,但均无明显的危险因素(如骨折、外科大手术、肿瘤及卧床等),均通过CT肺动脉造影诊断,1例为肺血管狭窄闭塞,具体原因不详,其余3例均表现为肺动脉充盈缺损,最终诊断为肺栓塞。有IBD病史的患者,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肺栓塞。

IBD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因发病率低,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有学者认为肺、气管与肠的来源相同,均为原肠内胚层,故IBD引起的支气管损害是发生在共同胚胎起源的2个不同器官的炎症[1]。而Aydin等[18]提出,IBD相关性肺疾病与其病理生理机制相关。结肠上皮细胞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均含有杯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且其共有的黏膜下淋巴结组织在免疫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种高度相似性引发了相似的病理改变。还有部分学者认为IBD的肠外表现与肠黏膜释放炎性介质进入循环系统有关。其他病因还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等。本研究12例IBD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的IBD均处于缓解期,未应用相关治疗药物,故推测黏膜免疫可能为IBD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IBD可以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症状,溃疡性结肠炎较克罗恩病更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多在IBD诊断数年后发现,与IBD是否活动无明显关系。男性较女性更常见。常见病变为间质性肺疾病,其中以机化性肺炎多见。对有胸痛或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本研究存在不足,因无IBD活动期患者,故未能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如肺功能下降是否与IBD活动相关。因为是回顾性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部分数据存在缺失,无法做到进一步分组比较,希望以后进行更多的多中心和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略)

谢飞等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的医院
甲氧苄啶注射液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cs/18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