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接到不少养羊朋友的咨询,很多羊出现下颌水肿或者脸肿,能引起羊下颌水肿的两种传染病分别是羊肝片吸虫和羊链球菌病。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这两种病如何防治。
羊肝片吸虫病,又名肝蛭病,该病在放牧的羊群中较为常见。
流行特点:
经常放牧于低洼潮湿处,采食了附着于水草上肝片吸虫囊蚴而感染发病。成虫寄生于胆管内,产出卵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钻入螺体内发育为尾蚴,离开螺体,附着于水草上形成囊蚴,羊牧于此地水草感染,再发育移行胆中囊定居,发育成成虫,体内生存3-5年之久。
症状:
感染的病羊往往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步行缓幔,在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最后因衰竭死亡。
剖检变化:
肝萎缩性硬化,胆管扩张堵塞,有虫体。
羊链球菌病
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以3-8月龄的羊多发。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外寄生虫侵袭及气候环境改变时更易诱发
流行特点:
羊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伴有脏器出血、肺炎、胆囊肿大、咽喉及颌下淋巴肿大等症状,有的关节肿胀、跛行或卧地不起,消瘦迅速。羊群中绵羊最易感,山羊次之。
症状:
慢性链球菌病:体温41℃-41.5℃,患羊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反刍停止,结膜充血,以后流出脓性分泌物。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咽喉部肿大,呼吸困难,粪便松软带粘液或血液,孕羊发生流产,有时病羊的眼睑、颊部、乳房肿胀。临死前磨牙、抽搐、窒息而死。急性链球病:患羊呼吸困难,如治疗不及时,约2~3d死亡。最急性链球菌病:死亡时间较快,伴随神经症状,一般发病后1d左右死亡。
剖检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以败血性变化为主。咽喉部黏膜高度水肿(本病典型特征之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肺脏水肿、气肿、实质出血,发生肝变。各脏器表面常覆有丝状黏稠的纤维素样物质。
两种疾病的鉴别要点
疫病名称
病原菌
发病季节
体温
颌下水肿
羊链球菌病
溶血性链球菌
春冬季节
41-41.5℃
水肿部位持续整个病程,用手触碰比较坚硬
羊肝片吸虫病
片形吸虫
春初放牧
多数羊体温不高
病初水肿部位间歇性出现,有手触碰比较柔软
肝片吸虫病预防:
在低洼放牧的羊只,每年分别在3、6、9月份进行定期驱虫。其他地区在每年春秋进行两次驱虫。一是药物驱虫,可用氯氰碘柳胺。二是对羊粪便及时清理,堆积发酵,杀死虫卵。三是要注意饮水及饲草卫生。
链球菌病预防:
加强日常消毒,搞好羊舍的环境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通风,经常清除粪便,定期更换垫草,保持地面清洁。做好疫苗免疫,每年3、9月初每只羊接种羊链球菌灭活疫苗5ml,可获6个月的免疫力。
催肥-
看行情,学技术,识羊病,买卖羊,行业曝光,倾听养羊人心声,养羊从“养羊之声”开始,让您养羊无忧!请您中科医院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北京专科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