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病的外用药主要分眼药水和眼药膏两种。在适应证上,急性细菌性结膜或角膜炎症使用眼药水更合适,不宜使用眼药膏。因为涂眼药膏后,会形成结膜囊密闭环境,散热差,局部温度高,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可能加重病情。而对于重度干眼症、角膜溃疡等疾病,就要配合使用眼药膏了,由于眼药膏内含油性基质,点入眼内,可以起到保护泪膜的作用,减少泪液过度蒸发。重度干眼症或暴露性角膜炎,用眼药膏能更好地达到保护泪膜的目的。此外,眼药膏的油性基质还能起润滑作用,减少眼睑内面与角膜表面的摩擦,如有角膜或结膜溃疡,手术后缝线头暴露,涂眼药膏能缓解摩擦感。使用:先轻后重。
“先轻后重”有两个含义:对于两眼病症轻重不一的患者,为防止自己双眼的交叉感染,在滴眼药时,头应侧向病症较重的患眼,先滴较轻眼患,在滴另一侧滴眼药,以免被患眼污染的药液或患眼的分泌物流向另一只眼睛。滴药水时,应对准眼部,先轻按轻挤,滴入准备后在重按重挤,必要时候请旁人帮助,以免“药”流满面,而造成浪漫或交叉感染。在具体使用上,二者的使用要点:次数:一多一少眼药水滴眼后感觉较为舒服,但因其存留在眼内时间短,需定时多次使用。一般眼药水,常规使用是每天3次,分早、中、晚滴用。眼药膏则在眼内停留时间较长,药效作用持久,相比眼药水应减少使用次数,常规是每晚睡觉前用1次。另外,对于眼表组织的急性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角膜溃疡、急性虹膜炎患者,应频繁使用眼药水。细菌感染在治疗的最初4小时,需每5-10分钟滴眼1次;单疱病毒和真菌感染最初2-3日内一般每小时1次,以后视病情变化由医生决定用药频度。时间:一早一晚(白水晚膏)眼药水没有油腻感,不影响视觉;而眼药膏黏性强,容易导致视觉模糊。因此,一般是白天用眼药水,晚上用眼药膏。轻度眼病只需使用眼药水,重度眼病可同时使用眼药膏和眼药水。一般眼病大多在白天用1-2种滴眼液滴眼3次,夜间睡前加用1次眼膏。如果两种眼药同时使用,每种眼药之间需相隔5-10分钟。因为两者使用时间相隔太近,不但会影响药效还可能产生副作用。剂量:轻轻一滴。薄薄一层。正常结膜囊最多容纳3O微升液体,除去1O微升的正常泪液,最多还能容纳2O微升药液。滴眼液每滴约为3O一5O微升,所以每次1滴,尚有多余药液溢出眼外,不要过量使用。眼药膏的使用则是从内眼角涂到外眼角,然后轻轻闭眼,使眼内覆上薄薄一层药膏即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绝大多数滴眼液中含有防腐剂,如果多种滴眼液长期频繁滴眼,就会对眼表组织产生药物毒性反应,引发眼红、畏光流泪和视力下降。建议在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以确保发挥药物最佳治疗效果,避免副作用的伤害。顺序:先水后膏。眼药膏可妨碍眼液与眼球接触而影响吸收,应先滴眼药水后隔10分钟再涂眼膏。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