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高发的时节。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大人弱的孩子来说,由于空气干燥,天气多变等原因,特别容易被传染。那么不同传染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又该怎样科学地去预防呢?
常见的几种春季传染病
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有流感、风疹、麻疹、腮腺炎、流脑、水痘、手足口病、猩红热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1
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2-3天。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适当增减衣物,常备隔汗巾。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也会通过口、鼻、眼的分泌物接触传播,传染性强。
1
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皮肤在起病1~2天内出现红色斑丘疹,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结膜炎。
预防措施:
1.免疫接种是预防风疹的有效方法。
2.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要定期采取洗、晒、烫、煮等方式进行清洁、消毒。
3.饮食上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
麻疹
?
麻疹麻疹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之一,主要通过飞沫或患者的分泌物传播,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都存在麻疹病毒。
1
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眼结膜炎及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预防措施:
1.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是接种麻疹疫苗。
2.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进行适度的进行锻炼、保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素质。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
1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表面发热。用手按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一般4~5天逐渐消退。同时会伴有发热、畏寒、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3.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4.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1
一般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常有骤起高热(39-40℃)、头痛、颈项痛、呕吐等症状,大多数在起病的数小时内可在皮肤及其黏膜上出现瘀点、瘀斑。
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最重要。
2.出门戴口罩,避免接触易感人群。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经常通风,勤换、晒衣被。
5.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染。
1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
2.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多运动,增强抵抗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1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多消毒。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勤洗勤换。
4.定期对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晾晒。
5.不去人员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1
主要症状为高热畏寒、舌头红肿突出,同时伴咽痛或咽颊炎、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全身尤其是上胸部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及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刷牙洗澡,注意口腔和皮肤卫生。
4.饮食清淡,多食用高蛋白食物。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除了上述这些传染性疾病,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
春季过敏性疾病
由于春季空气较为干燥,再加上风大,导致花粉、梧桐絮、柳絮、粉尘等飘散在空气中,极易引发过敏性哮喘、鼻炎、皮肤病、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小儿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
中国
关于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部分孩子对尘螨过敏,家长们要保持室内清洁,勤打扫卫生,防止灰尘堆积。
2.外出时,一定要让孩子佩戴适合的口罩。在预防新冠病毒的同时,也防止空气中大量的漂浮物吸入鼻腔,产生过敏症状。
3.避免让孩子用鼻子去闻花,不让孩子去采摘花草。
4.在平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注意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1
1.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2.主要症状:感染病毒的人群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到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3.易感人群: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易人群。
预防措施:
多开窗通风:适当开窗通风,居家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能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出门戴口罩: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外出佩戴口罩。
注意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
别去人多地方:近期尽量避免出门,减少流动性,尽量不要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小孩、老年人、孕妇及基础病患者。
注意咳嗽礼仪:若脱口罩咳嗽或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痰液也要用纸巾包好,用过的纸巾要丢弃至垃圾桶,并清洁双手,戴好口罩。
最后祝愿小朋友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1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