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认识AS疾病及发病率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这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严重影响了脊柱的运动功能。在发病率方面,AS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家族中有2个以上成员患病,在患者的第一代亲属中,发病风险比一般人高20-40倍。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大多数是年轻人,发病期一般在13-31岁。所以年轻人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尤其是了解AS疾病所带来的的严重后果。02
AS疾病造成的“僵硬”局面
腰背疼痛、晨僵
最主要是腰和臀的交界处疼,下蹲或上厕所困难。也可以有颈肩痛、大胯痛、腿痛、膝盖痛、足跟痛等。晨起或久坐后腰部僵硬活动不灵活。夜里疼痛明显,特别是凌晨或晨起时有时夜里疼醒,翻身都困难。白天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
别的病都是应该卧床休息,而AS是越躺、越休息、越加重,越活动疼痛反而减轻,而且这个症状大约持续超过3个月。脊柱出现各种畸形并且不可逆
病情会越来越重后,脊柱从下到上逐渐融合最终要么变成一条“直棍”,要么严重驼背上身被迫前倾,甚至抬不起头。延误治疗可能一生在轮椅生活
正确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畸形,但需要早期治疗,不治疗或错误治疗可能会致残,一生在轮椅生活除了可以直观看到、感受到的关节病变,AS还会损害关节以外的器官,你知道吗?03
AS疾病的关节外表现
治疗不充分可能失明
30-50%的强直患者在患病期间并发葡萄膜炎、虹膜炎等眼部疾患,如果治疗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虹膜粘连,视力下降,视力变形,白內障甚至失明。5-10%患者并发炎症性肠病(BD)
炎症性肠病起病隐匿,诊断困难,复发率高,伴随着疾病的进展,肠道狭窄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患者最终因病致残,社会功能明显下降很多患者因病脱离社会。近20%的强直患者伴发银屑病
10-20%的强直患者会伴发银屑病,出现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和脱屑。银屑病病程较长,易复发,有的患者几乎终生不愈,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工作社交生活质量侵犯其他脏器和组织
如肾脏、肺、心脏等器官。严重的关节外脏器损害可造成患者过早死04
治疗AS的四个关键环节
治病一定得趁早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治疗与中晚期治疗效果存在天壤之别。还有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多年后仍未被确诊,但已明显致残。对于有髋关节损伤的患者来说,早期病变轻,相对容易控制,而病变发展为慢性滑膜炎后,常常对药物敏感度降低,成为顽固性病变。而且软骨一旦破坏,往往难以修复。看病要去风湿科
很多患者腰痛、关节痛时首先会到骨科或疼痛就诊,由于强直的患者大多会继发骨质增生或椎间盘退变等,往往以为找到了病根,而忽视了对骶髂关节的检查,导致一些患者治疗走弯路,贻误治疗时机。年轻人出现腰背疼痛、发僵等相关症状时,应该去风湿科排查一下。用药必须疗效确切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尤其是有髋关节病变的患者,必须及时使用疗效确切的药物。目前认为,生物制剂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药物。静脉给药,快速强效控制炎症,最大程度上阻止病程进展至残疾。对于伴有关节外表现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首选单克隆抗体类的生物制剂进行治疗。TNFα抑制剂等生物制剂被广为推荐。别拖到晚期再手术
如果强直多年,活动减少,会使髋关节周围肌肉严重孪缩此时再做手术效果就不好了。如果X片上显示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只要骨骼发育成熟,请在医生建议下适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由于风湿病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做好日常防护非常重要。特殊时期,风湿免疫病患者一定要提高预防意识,但不要过度恐慌。05
疫情下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特殊时期,对抗AS疾病,应该做到以下3点:降伏病魔的信心
如果不幸患病,既要有长期与之共存的心理准备,又要防止被其摧毀。一方面需要寻求风湿免疫科医生,进行控制病情的治疗,不要只满足于消炎止痛;另一方面注意自身的保健和功能的锻炼,防止脊柱和关节变形和强直。自我保健
睡眠的姿势要平直,防止脊柱侧弯;床垫要硬和枕头要低,防止驼背。即使在家办公,用电脑的时间不要太长,每1~2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会;不要老躺在床上,多活动腰椎和颈椎,多做扩胸运动,多做髋关节的伸屈运动。减少外出,避免各种感染
减少外出、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建议在室内进行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授权转载自温欣驿站西安杨森推出杨森在守护系列科普专题,用科学的疾病防护知识,守护每个人的健康。杨森在守护·往期回顾●疫情当前,过敏人群如何防护?
●抗疫情,除银影——银屑病患者防疫秘籍
●头痛治疗千万条,规范用药第一条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居家管理指导
●疫情之下,精神障碍患者须做好这三件事
抗疫“杨”光,在你“森”边
关于西安杨森
在西安杨森,我们致力于创造没有疾病的未来。我们是强生旗下的制药公司,以科学战胜疾病,用智慧扩大准入,让关爱带来希望,使世界各地的人们乐享更美好的明天。
在中国,我们聚焦能够带来巨大改变的九大疾病领域:精神病学,神经病学,血液病学,实体瘤,感冒咳嗽及发热/消化,皮肤病学/抗过敏,免疫学,传染病和肺动脉高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