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都知道,电焊的危害有很多。在不戴防护长时间电焊工作下,眼睛会被电弧光中紫外线强烈刺激,衍生职业病电光性眼炎。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呢?
焊接工作中存在弧光辐射、金属烟尘、有害气体、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有害因素,手工电弧焊作业主要存在有害因素是弧光辐射、金属烟尘和有害气体。
一
弧光组成及危害
手工弧焊弧光由红外线、强烈可见光和紫外线三种组成,它们是由于物体加热而产生的,属于热线谱。
红外线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组织热作用。使人产生热的感觉。在焊接过程中,眼部受到强烈的红外线辐射,立即感到强烈的灼伤和灼痛,发生闪光幻觉。长期接受可能造成红外线的白内障,视力减退,严重时导致失明。
手工弧焊电弧温度可达℃以上,在这种温度下将产生大量的紫外线。紫外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三部分。长波波长为-微米,中短波波长为-微米。
皮肤受强烈紫外线的作用可引起皮炎、慢性红斑,有时会出现小水泡,渗出液和浮肿,有烧灼感、发痒、脱皮。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尤其是毫微米以下的紫外线,能损害角膜和结膜,从而产生急性结膜炎,即电光性眼炎。
产生电光性眼炎的主要原因在哪些?
(1)同一工作场地内,几部焊接同时作业,且距离太近,中间又缺少防护屏,使作业者受到临近弧光的照射。
(2)由于技术不熟练,在引弧前未戴好防护面罩,在熄来电弧前过早揭开面罩受到弧光直接照射。
(3)工作场地照明不足,看不清焊缝以致先引弧,后戴面罩。
(4)无关人员通过电焊场地,受到强光的强烈照射。
(5)由于护目镜片破损而漏光。
二
金属尘烟
什么是金属烟尘?
焊接操作中的电焊烟尘包括烟和粉尘。焊条和母材金属熔融时所产生的金属蒸气(焊条中常包括的几种元素Fe、Mn、Si、Cr、Ni等沸点都低于弧柱温度)在空气中迅速冷凝及氧化所形成直径小于0.1微米的固体微粒称之为烟,直径在0.1-10微米的金属微料称为金属粉尘。统称为金属烟尘。
金属烟光的成份和浓度取决于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及焊接规范。例如:从焊接方法比较,铁焊和切割产生的烟尘量要少于明弧焊。从焊条类型比较:钛型和纤维型和焊条发光量较高,钛钙型焊条发光量较低;不锈钢焊条发光量低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条。
金属烟尘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焊接烟尘,能使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发生多种严重的器质性变化。如长期吸入以氧化铁为主,并拌有二氧化硅、锰、铬以及臭氧、氮氧化物等具有刺激性,促进肺组织纤维化的混合烟尘和有害气体,可致“焊工尘肺”。长期吸入超过允许浓度的锰及其化合物的微料及蒸气可致“锰中毒”。长期在密封罐、船舱内施焊碱性焊条,吸入氧化铁及氟化物微可致“焊工金属热”。
因此,焊接时,必须采取措施,如戴口罩,使用吸尘设备,安装通风装置,选用低尘焊条(如GB81-76规定酸性焊条发光量7.5克/公斤,碱性焊条发光量15克/公斤);或采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焊接环境下的有害气体及危害
在焊接电弧的高温和强烈紫外线作用下,焊接电弧周围形成多种有毒气体,主要有: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等。
有害气体对肺有刺激性作用。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会造成精神衰弱,上呼吸道粘膜发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急性中毒时,由于高浓度的氮氧化物作用于呼吸道深层,所以中毒初期仅会引起轻微的眼和喉咙不适(刺激),潜伏期后,将会发生急性支气管炎,甚至引起肺水肿、吸呼困难、虚脱、全身乏力等症状。
三
高频电磁场
高频电磁场的危害及安防措施
非溶化极氩弧焊和离子弧焊为了迅速引燃电弧,须由高频振荡器来激发引弧。振荡器的较高频为-千赫,电压高达伏。由于振荡器的高频电流作用,在振荡器和电源传输线路附近的空间,形成高频电磁场,长期接触场强较高的高频电磁场,对人体有一定影响。一般会引起头晕、头痛、疲乏乏力、记忆力减弱、心悸、胸闷、消瘦、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1)减少高频电磁场作用的时间,引燃电弧后,立即切断高频电源(如高频振荡器)。
(2)焊和焊接电缆用金属编织成屏蔽,并可靠地接地。
(3)用接触法引弧或晶体管脉冲引弧取代高频引弧。
四
焊工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对人体眼睛、耳、口、鼻及其身体各方面的防护。其中一般的防护用品有: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眼镜、面罩、口罩等。特殊的防护用品有:送风防护头盔、送风封闭头盔,送风口罩、分子筛除臭氧口罩等。
焊接作业职业危害较大,除采取防护技术措施外,还要辅以卫生保健措施。
(1)焊工应进行业前的体检和两年的定期身体检查,发现焊接禁忌症者,应及时调换工作,发现造成职业危害的应及时治疗,治疗期间应脱离焊接作业。
(2)焊接作业间应设置更衣和休息室,作业完毕后,要及时洗手,并经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
焊接互联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