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列五,行医六十余年,一生专注中医研究,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闻名海南民间,连广东徐闻、海安等地的病患都慕名前来。在其六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收集了大量的单方,或来自历代医学典著和名医所传,或从山乡村野间捜集,或为医林好友交流传授,并经过筛选,反复施用验证,择其效验显著者而收录之。日积月累,计有数千则。时隔多年,这位在海南医学界享有盛誉的老中医依然没有被人忘记。如果走在海口老街上,问起“霍先生”,年轻人可能没几个人知道,可但凡上点岁数的老人,肯定会会心地冲你一笑,“我知道他,是很好的人”。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霍列五晩年有一心愿,“施药不如传方”,因为施药只能济个别病者一时之急,而传方却可广布广传,有益万千患者。而把这些来之不易的单方结集出书,不仅可使之不致失传,更可造福社会。但由于种种原因,直至去世时都没能实现。 如今霍列五后人将数百则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单方结集整理,无偿公开,希望帮助到患者。希望有此一贴,相当于请来一位家庭医生,平时多加翻阅,需要时自可应急,利已也能利人。
中暑是由于气温过高或长时间受烈日曝晒引起,得病者尤以老年人、体弱病者,以及产妇多见。中暑的症状有轻重之分,轻症中暑主要表现为口渴、大量出汗、面色苍白、恶心、头昏、四肢无力;重症中暑则可出现昏迷、痉挛等症状。中暑重症患者在进行必要的救急手段后,应医院救治,以免延误病情。
NO.1双豆汤清暑
绿豆克,赤豆克,洗净,加水毫升,用砂锅煎煮至豆熟烂,加糖或盐调味服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方中绿豆被明代李时珍誉为“济世之良谷”,据历代本草的记载,绿豆功能清热解暑、止渴利尿、消肿止痒、收敛生肌、解一切毒物中毒。 赤豆,又名红豆、赤小豆,具有止泻消肿、滋阴健体、健脾养胃、促进消化、补血、利尿、抗菌、解毒等功效。 二味合用,功能清暑解毒、利尿。夏天气候炎热,服用双豆汤,亦可预防中暑。 NO.2西瓜翠衣饮防暑
西瓜翠衣 将西瓜皮洗净,用小刀刮下表面的绿皮即西瓜翠衣。每次用量30克,加入毫升开水稍煮,加白糖两匙调匀,去渣后饮用。 方中西瓜翠衣性味甘凉,善清暑热,能解烦渴。对暑热所引起的小便短赤或小便不利等症,用之亦佳。 NO.3金菊饮防暑 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泡开水适量,凉后饮用。 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气味芳香,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斑疹咽痛、血痢便血,以及痈疽肿毒诸症。菊花性味清凉,有清热祛风,明目解毒之功。主治感冒身热、头疼目赤、头眩耳鸣、痈疽疔疮。夏季用此二味泡水饮,清香可口,能消暑退热。 NO.4银花瓜皮汤防治中暑
金银花 西瓜皮 银花10克,西瓜皮克,水二碗,煎二十分钟后,去渣,加入冰糖适量调匀,温服或凉服均可。每日一剂,连服数日。 方中银花,别名金银花、忍冬花、双花,性味甘寒,功能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期咽喉肿痛、急性眼结膜炎、痢疾、大叶性肺炎、痈疖脓肿等。西瓜系清甜生津之品,其皮(保留外面绿色外皮)性味甘凉。功能清暑,止渴,利尿。主治暑热烦渴、肾炎浮肿、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等。二味合用,功能清凉解暑,可治疗和预防中暑,也可用以治疗感冒发热,口渴烦闷等症。 NO.5苦瓜汤治中暑 苦瓜克,猪痩肉克,将苦瓜去核切片,猪瘦肉切片,洗净,放砂锅内加水毫升煎30分钟,加食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及苦瓜,每日一次,连服数次。 方中苦瓜味苦性寒,有清暑滌热、解毒明目的功效,可治疗中暑、痢疾、赤眼肿痛、痈肿丹毒等症。猪瘦肉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虚养血、滋阴润燥等功效。两味同煎汤,可淸暑解热,益气止渴,适用于中暑烦渴。
NO.1苡米冬瓜汤治热痱 苡米克,冬瓜连皮克,加水三大碗煎剩一碗半,加糖或盐调味代茶服,每日或隔日一次。 方中苡米性味甘淡微寒,功能健脾补肺,清利湿热。冬瓜性味甘,微寒,功能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毒。二味合用,功能清热解暑,健脾利尿。除治疗热痱外,还可用于暑疖及膀胱湿热,小便短黃等症。NO.2痱子外治方 大黃 冰片 大黃30克,冰片9克,50度酒精毫升,浸泡两天即可使用。于洗浴后,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涂患处,一般涂搽二、三次即可见效。 方中大黃性味苦寒,功能泻火凉血,外用可治烫火伤、甲沟炎、神经性皮炎、软组织扭伤、脓疱疮等。配合功能通窍散郁火的冰片,治疗痱子见效更快。此外,本方如加入黄连同用(生大黃6克,冰片4克,黄连5克,酒精60毫升,浸泡3天后可外凃患处。)功效更好。NO.3马齿苋治痱子 马齿苋 取鲜马齿苋克,切碎后加水0毫升煎15分钟,去渣取汁,外洗患处,每天5、6次。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治疗痱子一般三天可消除。 咽喉炎分急性、慢性两种,急性发作初期,咽喉处感到发热、刺痒和干燥不舒服,病重者咽喉肿痛,吞食疼痛,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的症状,声音变为嘶哑,严重时失声,喉内多痰而不易咳出,常黏附于声带表面;慢性咽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所致,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不咽部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
急性咽喉炎常见于成人。有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的人或长期加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也更加容易患上咽炎。 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有急慢性之分,中医称为“乳蛾”、“喉蛾”,发病部位在咽喉部两侧的喉核处。症见咽喉红肿疼痛,扁桃体肿胀如蛾,化脓,可伴有发热、头痛、面赤等症。致病机为外感风热毒邪,急性者多为风火热毒之症,慢性者多属阴亏燥热之候。急性扁桃体炎好发于儿童。成人症状通常较轻,儿童较重。 咽喉炎,急性 NO.1治急性咽炎方 灯芯草 淡竹叶 麦冬 灯心草10克,淡竹叶6克,麦冬10克,水煎去渣,频频含咽,每日一剂,连服数剂。 方中灯心草性味甘淡寒,功能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等。淡竹叶性味辛淡甘寒,主治心经实热、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等。麦冬甘微苦微寒,功能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三味合用功能清热降火、润喉利咽,适用于急性咽炎、咽部生颗粒或舌炎、口中疱疮等。 咽喉炎,急性慢性都可以 NO.2菊花蜂蜜治咽炎 菊花 菊花20克,蜂蜜适量,先将菊花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待菊花沉入杯底后再放入蜂蜜搅匀,频频含服,然后咽下。 方中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等症。本品与蜂蜜泡水,可代茶饮,功能凊热润喉,治疗咽炎。 NO.3蒲公英治咽喉炎 蒲公英 板蓝根 蒲公英50克,板蓝根30克,加水适量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连服数日。 方中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急性乳腺炎、扁桃体脓肿、咽痛、痈疔等。板蓝根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二味合用,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咽喉炎效果很好。 扁桃体炎,急性 NO.4茅根菊花治急性扁桃体炎白茅根 白菊花 白茅根30克,白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服数剂。 方中白茅根性味甘寒,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白菊花性味甘苦凉,功能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二味合用,功能清热凉血解毒,急性扁桃体炎,连服本方3至4剂,症状即可痊愈。 NO.5胖大海治急性扁桃体炎 胖大海 每次用胖大海4至8枚,洗净,放入碗内(可加冰糖适量),冲入沸水,加盖闷30分钟左右,徐徐饮用,隔4小时再泡一次,毎天二次,连服2、3日即见效。 扁桃体炎,慢性 NO.5白萝卜橄榄水 白萝卜橄榄汤 白萝卜一个,橄榄十个,煎煮半个小时左右,熬好的水当茶饮用,连服三五天至痊愈。饮水为主,萝卜和橄榄吃不吃都行,橄榄就在超市干果店买即可。也可以加上瘦肉为药引,煮白萝卜橄榄汤。 橄榄味甘涩酸,性平,入肺、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等功效,萝卜清热,解毒,利尿,下火。中医把青橄榄比喻为“青龙”,白萝卜为“白虎”,在中医上合二为一成就了这“青龙白虎汤”用于治疗喉症。体质虚寒者最好别用此方。感冒发烧引起的嗓子疼也可以用这个方。 咽喉痛,吃多了炸炸,辣的,感冒等
NO.6金银花治喉痛 金银花 金银花因花开白黃二色,故称金银。其叶经冬不雕,故称忍冬。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芬香,既可清风温之热,又可解血中之毒。如咽喉红肿疼痛者,可用金银花30克,水煎成浓汁,分2次服,每天1剂,简便有效。 NO.7生蒜头治喉痛 生蒜头数粒,剥去外衣,捣烂后用开水适量泡之,并加食盐少许,时时服用,即觉喉痛减轻,渐渐而愈。 方中蒜头性温、味辛,具有健胃、杀菌的功效,可以治疗急慢性胃肠道炎症及溃疡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并可改善病人体质,増强机体抗病能力。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肤病,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可发生于全身的任何部位,并以皮肤瘙痒、滋水或湿烂为其临床特征。本病由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但急性的多以湿热为主,慢性的多伴有血虚。
NO.1马齿苋治湿疹
新鲜马齿苋长这样 干马齿苋长这样 马齿苋是民间喜爱的一种野菜,生于田野、荒芜地及路旁,我国大部地区都有分布。马齿苋性味酸寒无毒,除供食用外,最令人称道的是它的药用功能: 1、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血痢、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等; 2、凉血止血,用于治疗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等。 民间常用马齿苋治疗湿疹,每次用干马齿苋50克(鲜者量加倍),加水适量煎汤,待凉后淋洗患处,或用纱布垫六、七层浸药水湿敷患处,每日二、三次,每次10多分钟。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用治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荨麻疹、丹毒、黃水疮效果极好。 马齿苋有股酸酸滑滑的味道,吃起来不那么顺口,可以先用开水焯一下,凉拌的时候加点盐。多吃可致肠胃虚寒,每次不要吃太多。 据说,古代中国大夫手术后,缝合皮肤用的缝合线是鱼鳞草,采用鱼鳞草缝合皮肤得需要技巧,否则鱼鳞草会断,缝上鱼鳞草后,针眼让草胀死,草与皮肉不会产生粘连,伤口长好后,鱼鳞草可以抽出来。好神奇吧~~ NO.2土豆治湿疹 鲜土豆不拘多少,洗净削去外皮,切碎榨汁,凃于患处,每日4、5次,数天即愈。 此方出自《民间灵验便方》,方中土豆又称马铃薯,是最常见的食品,其药用价值也很高,具有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消炎活血、消肿等功效,外用可治皮肤湿疹、带状疱疹、痤疮、碰伤、扭伤等症。 NO.3赤小豆治湿疹 赤小豆 赤小豆15克,研细末,鸡蛋清1个(去蛋黃留蛋白),共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涂二、三次。 方中赤小豆,《本草纲目》称:“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敷之,无不愈者。”鸡蛋清外用能解热毒红肿。二味合用对湿疹有效。 NO.4金银花治湿疹 金银花 金银花15克,煎水,加白糖适量代茶频饮。 方中金银花甘寒清热,凉血解毒,用治热毒疮疡、湿热痢疾、外感风热。而湿疹多为湿热内生,外泛肌肤而成,故本品用之有效。 NO.5海带绿豆汤治湿疹 海带30至50克,绿豆60至90克,加水适量,煎熬成粥,加红糖调味服食。 方中海带可作蔬菜食用,亦可作凉拌或煎汤。其性味咸寒滑,功能消痰软坚,泄热利水。常用于痈肿、痰热壅隔、宿食不消、小便不畅等。绿豆性味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常用于暑热烦渇、小便不通、痈疮肿痛等。二味合用,功能利湿、清热、止痒。凡湿疹、皮肤湿毒瘙痒、小儿痱疮等皆可用此方治疗。 NO.6土茯苓治小儿湿疹 土茯苓 土茯苓15克,大枣10枚,水煎服,渣再煎,每日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三、四日。 方中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功能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主治梅毒或因梅毒服用汞剂而致的肢体拘挛;火毒内盛所致的痈疖、热淋、小便黄赤涩痛等症。本品配合能补脾固津的大枣,功能清热利湿,可用于小儿湿疹。本方服用期间忌饮茶。 这个方子,成人也可以用,量可加一倍。湿疹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高发,病因目前还没完全搞明白。专家说,50%以上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湿疹可以自愈。
欢迎交流,白癜风的治疗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