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医院检验科杜园园赵倩倩
周一下午值班,突然接到眼科门诊医生电话,说是有一个患者从眼内取出条虫子,要做相关的检查项目。待标本送过来一看,是一个棉签取样,肉眼可见小黑点状在白色棉签中来回穿动,制片后可见白色虫体在生理盐水中涌动,显微镜检下可观察到虫体平均1mm左右,中段较粗大,两端渐细呈纺锤形。头部有一对粗大尖锐深棕色角质口钩,呈向后方弯曲状,口钩基部周围有刺,体表丛生环形小刺,在虫体尾部肛门周围,有多个强壮爪状小棘。
(10×10)
(×40)
(×40)
注:(10×10)为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40)超高倍显微镜放大倍数。
但是,这到底是什么鬼?我们赶紧找来非常有经验的检验科主任进行识别鉴定,同时与患者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病情。确认所获虫体为羊狂蝇幼虫。
案例分析
患者女,40岁,家住山西省某市郊,主诉于年9月18日上午外出时感觉有异物进入右眼,出现眼部不适、异物感等刺激症状,就诊时眼部检查结膜充血水肿,右眼内有多个体白色而头黑色的圆柱状蠕动虫体,地卡因局部麻醉下取出虫体,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结膜囊,滴消炎眼药水后痊愈。
人眼结膜蝇蛆病是蝇类幼虫感染眼睛而发生的疾病,其中以羊狂蝇最为常见。
羊狂蝇又名羊鼻蝇,可分为幼虫、蛹及成虫三个阶段。成虫通常出现于每年5~9月,多在炎热晴朗的白天活动,常在羊群附近出现,雌蝇在飞翔时突然冲向羊鼻部,将幼虫产在羊的鼻孔或周围。
患者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多发于夏秋季,在户外活动时感染,大数患者有飞蝇撞击眼史。幼虫感染人后引起严重的局部刺激症状、异物感、不敢睁眼,流泪,如幼虫在角膜和结膜表面爬行可引起患者眼部剧烈疼痛,眼部检查时,位于角膜周边幼虫易于发现,结膜囊内可见乳白色虫体,在水肿的球结膜上,隐约可见黑点蠕动,如将幼虫揉入结膜穹窿部,则不易发现,必须结合病史仔细检查。
人眼部蝇蛆病处理比较容易,结膜内滴入0.5%~1.0%%地卡因,可使患者眼部刺激性降低而易于治疗,也使蝇蛆失去附着能力,用湿棉签接近虫体后旋转沾出,或在裂隙灯下用镊子夹出,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结膜囊,尤其对穹窿部要仔细检查,确认无虫体后再滴入消炎眼药,即治愈。
消灭苍蝇是预防蝇蛆病的可靠方法,如及时清除垃圾、粪便、生活垃圾装袋,堆肥,安装纱门纱窗防蝇飞入室内及在蝇孳生场所喷洒杀虫剂杀灭幼虫等,从而降低蝇蛆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应对蝇蛆病的的防治进行宣讲,注意个人饮食及环境卫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蝇蛆病所造成的危害。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