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
国家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
治疗白内障可同时纠正散光、老花和近视“现在不用戴眼镜,看电脑、开汽车,全都一清二楚,想看就看。”白内障术后,48岁的张女士惊喜万分。她说,自己术前视力仅有0.1,生活极其不便,曾多方寻医。如今,远视力1.2、近视力0.6,这得益于医院为她实施的飞秒白内障手术。术中,在飞秒激光辅助下,医生成功为她植入一枚高端晶体——散光矫正型多焦点+2.5D人工晶体,一举解决了白内障、近视和散光几大难题。据悉该手术为江苏首例。
这枚晶体是目前第一种真正意义上具有全面屈光矫正技术的人工晶体,整合了可折叠、非球面、多焦点和矫正散光四种技术。该例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该院白内障手术已进入屈光手术新时代。
视觉减龄,48岁告别白内障、散光和近视48岁的张女士,从事财务工作,近视20多年,伴有多年的虹膜炎病史。一直佩戴眼镜,但久戴眼镜非常不舒服,时常伴有眼睛发红、不适、疼痛,近1年视力减退严重至0.1。经白内障科曾艳枫主任仔细检查,发现张女士左眼近视度,角膜散光高达度,晶体中度混浊,为虹膜炎并发性白内障。属疑难病例,但虹膜炎病情稳定,符合白内障手术要求。
经过沟通,张女士告诉曾主任,自己需要开车,还需要在电脑上看账,业余喜欢阅读、运动,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希望术后不再佩戴任何的眼镜。针对张女士的要求,曾主任对张女士的左眼亲自做了科学准确的生物学测量,为其精心制定手术方案,量身选择了一款最适合患者的人工晶体——散光矫正型多焦点+2.5D人工晶体(简称ART晶体)。据曾主任介绍,该人工晶体也是江苏地区首枚,可针对角膜散光患者,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全程视力,既可矫正角膜散光,提高远视力,又可获得远中近全程视力,极大的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术前精确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中飞秒激光精确定位,曾主任成功为患者植入ART晶体。
术后第一天检查,张女士的远视力是1.2,近视力是0.6。“比以前戴眼镜的效果还好,我的心情一下就好了”,张女士说。
高端人工晶体让你“看得更清”曾主任说,过去的白内障手术因为设备、技术限制,只解决“复明”问题,能看见,但无法看清。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经不再把“看得见”作为治疗目标,而是追求看得清楚、看得舒服、看得自然。不仅能看远,而且能看近。
高端人工晶体的出现,让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成为可能。这些晶体手术时可以折叠成很小体积,通过眼睛上的很小切口植入,完成微创手术。而晶体的功能设计也从过去的单焦点设计(即看远清楚,看近需佩戴老花镜),发展到多焦点设计(看远,看中,看近都无需眼镜),然而多焦点晶体仅针对角膜没有散光的病人,无法满足散光病人看远看近的需求。随着ART晶体的问世,这让散光患者有机会摆脱眼镜,重返年轻时代的生活感觉。而有散光的患者,无论选择单焦点人工晶体或多焦点人工晶体都可以选择带散光矫正功能的人工晶体,把白内障和散光问题一次解决。
曾主任指出,不少白内障患者的病情和张女士类似。临床中,至少有40%以上的白内障患者同时合并度以上的散光。平时大家谈到视力时经常讲到近视,但没有想到散光也会严重影响视觉效果。
她介绍,散光患者如果只是植入普通的人工晶体,术后看远要戴一副散光矫正眼镜,看近要戴一副散光+老花镜,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可谓一举三得,不仅方便了,而且得到的视觉效果也是眼镜矫正完全不能相比的。
飞秒激光确保高端人工晶体精准植入
“手工撕囊1mm的移动,将造成1.25D的屈光误差”,曾主任说,采用飞秒激光完成囊膜切开,大小可控、居中,边缘更光滑牢固。能保证度完整覆盖人工晶体边缘,避免偏中心、倾斜和囊袋收缩,晶体位置更稳定,减少视觉不良症状。飞秒激光撕囊的精准性是任何手术医生所无法比拟的。
现在,最新的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技术已在医院应用一年多。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术中不再使用手术刀,采用计算机智能化定位和操作,使人工晶体的植入位置更理想,手术过程快速而轻松。无论是人工晶体还是手术技术,都让白内障手术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据曾艳枫介绍,在白内障手术中飞秒激光与高端人工晶体强强联合,将帮助更多患有散光、老花和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在解决散光、老花的同时,近、中、远全程距离都能获取良好视力,大大减少日常生活中对眼镜的依赖。散光矫正型多焦点+2.5D人工晶体成功的解决了临床上近视加大散光且对视觉质量要求较高患者的需求,它兼顾了患者远视力、近视力的双重要求,术后患者开车、看电脑效果均较好。
目前,在该院白内障手术中,已大量应用具有折叠并非球面、折叠并散光矫正或折叠并多焦点的人工晶状体,此次散光矫正型多焦点+2.5D人工晶体的成功植入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