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婴幼儿喜欢把手或是玩具等放到嘴里撕咬,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3岁以上的发病率较高。 1.常见托儿所或是公共场所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玩具等物品。 2.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用被污染过的水和食物。 4.小儿不懂分辨,吃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常见的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是手足口病的元凶。此外柯萨奇病毒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疱疹
手心、足掌心、口腔黏膜及臀部等处出现疱疹,其特点是从小米粒到绿豆大小不等,疱壁较厚,不易溃破,不发痒。80%的手足口病疱疹可同时出现于手、足、口腔等处,但有时也会单独发生在手心或口腔、臀部等部位。不过,若是单独出现的疱疹,而且疹子越小、数量越少时,往往提示手足口病重症,当引起注意。
疱疹出现在手足的部位,往往是在手心、脚心,很少在手背、脚背;而且一般是对称性出疹,即左右手、左右脚同时可见,很少只见于单侧。
发热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病毒的感染,因此,发病除可见疱疹外,还有发热、精神状态较差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见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表现。
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3)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到5天。
●预防小妙招(一)●
个人卫生与健康
1.勤开窗通风。
2.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4.多饮水、多休息。
5.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如确定为传染病,应立即隔离。
7.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
●预防小妙招(二)●
饮食健康
春季天气干燥,幼儿容易上火,各类传染病居多,保证幼儿摄入蛋白质、脂肪,饮食要清淡,少吃羊肉、甜食,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
1.春季补钙:多吃豆制品、鱼虾、芝麻。
2.春季适宜增加优质蛋白:鸡蛋、鱼虾、鸡肉、牛肉,主食多吃小米、大米、红豆。
3.春季幼儿多出现口角炎、牙龈出血、皮肤干燥等,适宜多吃芹菜、菠菜、油菜、花菜、卷心菜,主食适宜粗细搭配,多吃肝脏类。
4.需要补充大脑发育:核桃粥、黑芝麻粥、花生粥、鱼汤等。
5.营养水:冰糖马蹄----清热去火;消食---苹果山楂水;银耳莲子百合---补脾胃、润肺、燥热咳嗽;小吊梨汤—清肺止咳化痰。
为了健康,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以平常心看待传染病,带领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在警惕之时,切勿恐慌。
蓝天第二幼儿园
用心做教育用爱筑未来
望都县蓝天第二幼儿园
年春季招生火热报名中!!!
招生对象:一周半至两周半的托班幼儿
报名地点:第一城小区内蓝天第二幼儿园
报名
-
李老师:
何老师: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