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随着清明的到来,证明春天的尾巴已经稍纵即逝了,如何把握春天这个养生黄金期是我们首要难题。要知道,清明是天地清明之意,更是中医保健恰当之时!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黄帝内经》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大家可以到空气清新之处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起居
“晚睡早起”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这个时节,应该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
春季是人们容易犯困的季节,适当的睡眠可消除疲劳,对人体健康有益。但如果睡眠时间过长,不仅消除不了疲劳,还会给人体带来许多害处。
饮食
忌食“生发”
古人所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
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发性食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的食物,或是容易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比如海产类中的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蔬菜类中的竹笋、芥菜、南瓜、菠菜等。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莴笋、淮山、苹果、橘子、马蹄、梨、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选择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鲜土茯苓煲猪展等。
踏青
“动”得不宜大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踏青等活动与传统意义的锻炼有区别,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
而且,登山也要考虑个人的体力和身体素质,很多人平时很少锻炼,不要逞强好胜一鼓作气地爬上去,以免发生意外。
出游
防花粉过敏
时下春暖花开,又恰逢清明假期,空气中飘浮着许多的花絮粉尘,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会对某些花草产生过敏反应。对于容易过敏的人来说,提早做好预防准备,免得受“花粉过敏”的罪。
花粉过敏症状
1.耳朵里痒
2.口腔上腭、嗓子等处奇痒。
3.眼睛发痒(自觉有异物感)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痒不是一般的痒,其特点是“奇痒”,眼球发红、眼睛分泌物增多,并出现结膜水肿,经常流泪。
4.鼻子发痒,容易打喷嚏,通常一打喷嚏都会在5个以上,严重的一天可打数百个喷嚏。鼻子堵塞,喷嚏不断,流清鼻涕;鼻塞晚上严重,会并发头痛、头晕等现象。
5.脸痒,皮肤痒。皮肤上可出现风疹块,身上自觉瘙痒,搔到痒处就会出现红肿、皮肤易发红、干燥易起皮屑或出现像蚊虫叮咬过的小红点以及湿疹等。
6.嗓子痒、易咳嗽、支气管哮喘、胸中憋闷、气喘、气促等。此类过敏症状晚上严重,干燥刮风的天气会加重,室内比室外感觉稍好。
如果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在自行缓解症状没有效果之后,医院就医。除此之外,还可以按摩巨阙穴、中府穴和膏盲穴仨穴位救急。
巨阙穴
巨阙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因任脉上、下二部皆无气血传至本穴,穴内气血为来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湿热水气,此气因其热,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因此,按摩此穴对咳逆上气、惊悸、呕吐等不适有缓解作用。
如果把人体的胸骨比成一把倒悬的宝剑,巨阙穴就在剑的尖端,胸骨剑突大凹陷的下面。艾灸方法是,上身前屈,艾对准穴位灸30~1个小时,具体时间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中府穴
中指中焦,府是聚的意思。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按摩此穴可治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还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挺胸,中府位于前胸上方,锁骨外端下凹陷下1拇指处(肺经)。分别对左右穴位进行艾灸,可以在一周内进行多次艾灸,逐渐减少艾灸时间。
膏肓穴
人们常会用到一个词“病入膏肓”,但多不知膏肓其实是人体一个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膏肓穴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膀胱经)。
膏肓穴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4横指处(膀胱经)。右手4个手指反向背部艾灸对侧的膏盲穴,可起养肾、补气等作用,改善膀胱疾病,气血亏虚引起的面色无华等亚健康症状。
凭吊先人
悲伤要有度
清明节有着双重的意义,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又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我们说,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在这样一个寄托哀思、乍暖还寒的清明时节,更应该注重调节饮食、起居和情绪,过一个明媚的春天。
春季艾灸既可以生发阳气又可以排毒养颜,既可以调和气血又可以温通经络。
万物复苏的春天,是排毒养颜的最好时机,万恒科美一直在您身边,期待与您相约!
万恒科美———特色太乙灸
艾灸养生,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排毒除湿寒,灸出好身体。
艾灸十大功效
1:改善宫寒,痛经!
2:改善性冷淡,促进夫妻生活!
3:预防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4:改善月经量少,血块!
5:便秘,腹泻,痔疮!
6:改善胃寒,胃痛,胃胀痛!
7:改善手脚冰凉!
8:改善风寒,关节炎!
9:改善痛风,腰酸肾虚!
10:整体改善内环境,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
健康预防胜于治疗
湟嘉健美筋膜之道健康知道
一生只专注一件事,中医健康养生!
一键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