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我县气候主要表现为高温、炎热和干燥,预计八月初仍将持续高温。这一季节,应注意对高温中暑、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疾病的预防。
高温中暑。是一种热平衡障碍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现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如患热射病可发生死亡。一定要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适当的时候应减少户外工作时间或停止户外作业。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
感染性腹泻。是肠道传染病的一种,在我县极为常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泻次数一般一天3-10次以内,重者一天内可达几十次,大便性状常见有稀便、水样便、洗肉水样便、粘液便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脱水等不同症状或体征。感染性腹泻在我县发病高峰期为6-9月份;主要通过食物传播;市民中存在的不良饮水、饮食习惯、较差的个人及家庭卫生亦会导致感染发病。预防上,应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半生食品,不洁、不卫生食品;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搞好家庭室内卫生,防止发生感染性腹泻。若一旦出现类似感染性腹泻症状者,医院就诊治疗。
食物中毒。指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或含有毒物质的食品后引起的急性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真菌毒素、动植物和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具有突然发生,集体性发病,潜伏期短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表现在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根据本县食物中毒季节分布特征,这一季节本县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最易发生食物中毒场所是集体单位食堂和餐饮等;如食品生熟不分、交叉污染,用具和运输途中污染以及加工人员是带菌者违规操作等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市民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品,做到食品烧熟煮透,隔夜餐食用前回锅加热,生吃瓜果应洗净削皮,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集体单位食堂和餐饮业单位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注意食品操作卫生,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从而做到预防食物中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经过14天左右的潜伏期可发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脑膜刺激症状,重者可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或出现呼吸衰竭死亡。流行季节7-9月,7月下旬-8月上旬是乙脑发病高峰期。因此在夏季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遇到持续高热,头痛、呕吐、抽筋、抽筋等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睛)。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病程2-7天。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如游泳池水等)引起暴发;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8~9月为高峰期;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于本病传播。预防上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公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流行期间,理发、浴室、游泳池等行业要加强管理和消毒;游泳池要加强对游泳人员检查,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家庭做好隔离消毒。
除注意预防上述疾病外,这一季节还应注意预防蚊虫虰咬和输入性恶性疟;注意加强对少年儿童在游泳、嬉水、家庭中安全教育,防止溺水、烫伤等意外伤害发生;此外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人员应注意生活节律,防止疾病复发。夏季使用空调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定期通风换气并及时清洁空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供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固镇县人民政府发布
固镇县人民政府发布
长按上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