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护理 >> 熏蒸作业事故的主要类型

熏蒸作业事故的主要类型

 

熏蒸剂属于危险化学品,依据事故类型分类,熏蒸作业事故主要涉及火灾爆炸、中毒与窒息、其他事故等类型,其中火灾、中毒与窒息在熏蒸作业事故的主要类型。

火灾爆炸

不同熏蒸剂具有的理化特性亦不相同,有的熏蒸剂本身具有可燃性、反应产物或与其他药剂混合产生可燃性,例如溴甲烷遇明火、高温以及铝粉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碱金属接触受冲击时会着火燃烧;磷化氢在空气中能自燃,与氧接触会爆炸,与卤素接触会激烈反应,接触热源、明火会着火、爆炸;再者,发生磷化氢时还可能会产生极少量的二磷化氢气体,该气体与空气中氧接触会立即反应发生燃烧。由熏蒸剂引发的火灾,必须针对其化学特性采用正确的消防措施,避免盲目行动,否则将火上浇油。熏蒸剂产生火灾时严禁用水及泡沫进行灭火,应急消防措施是用干沙、石粉、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中毒与窒息

此类事故主要源于对熏蒸剂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所致,表现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不同熏蒸剂的作用机理不同,主要表现如下:

磷化氢毒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中枢,刺激肺部,引起肺水肿和使心脏扩大。其中,以神经系统受害最早且最严重,还会影响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肝脏。吸入磷化氢气体或误服或吸入磷化物粉末亦可引起中毒。如长期和低浓度的磷化氢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磷化氢对高等动物有积累毒性,磷化氢中毒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24h内;偶有长达2~d的,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

溴甲烷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和作用较弱的麻醉剂。除从呼吸器官吸入外,还可从皮肤进入人体。溴甲烷是无警戒性的毒气,具有缓滞的神经麻醉性,损失神经系统、肾脏、肺。溴甲烷进入人体后,分解为甲醇及溴化氢,甲醇可生成甲醛,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积累性中毒。有的资料介绍溴甲烷对琥珀酸脱氢酶有抑制作用,引起脑机能的障碍。溴甲烷中毒具有潜伏期和积累的特点,使用时必须高度注意安全。中毒后的潜伏期长短,因人体质不同而异。急性中毒症状短的可在4~6h,长的要2~d才能发生,慢性中毒需数周或数月才能有反应。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视物重影或视力模糊、异常疲劳、头痛、食欲减退、腹痛、话语减少(含糊不清)、精神错乱、惊厥等。

敌敌畏它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和口腔引起中毒,对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为中等毒性农药。敌敌畏对高等动物的毒性要大于敌百虫,对白鼠口服LD50为56~80mg/kg,大白鼠经皮LD50为75~mg/kg。中毒预警症状表现为无力、头痛、胸闷、视觉模糊、瞳孔极小无反应、流涎、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和腹部痉挛等。

氯化苦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气,具有催泪及窒息作用,能够引起眼与咽喉部刺激症状、头痛、恶性、呕吐、腹痛、呼吸困难、心悸、气促、胸部紧束感等,严重者会发生肺水肿致死,能够引起角膜炎、虹膜炎,灼伤皮肤等。

硫酰氟对哺乳动物的毒性相当于溴甲烷,出现呼吸道刺激、恶心、腹痛、说话迟缓或含糊不清、肢体麻木、意识不清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中毒症状。

其他事故

在熏蒸作业是有着规范、严格操作程序的系统过程,从药剂存储、运输、熏蒸操作、残渣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存储环节可能发生药剂库失盗、药剂分装期间丢失等磷化铝药剂丢失事故,药剂库浸水及其引发火灾爆炸等后果;钢瓶气泄漏事故,熏蒸场所漏气事故,残渣处理时发生中毒、火灾等事故。

储运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ys/195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