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常识 >> 港股打新和铂医药BH

港股打新和铂医药BH

 

巫师投研

您投资路上的良师益友!

巫师投研的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巫师.

一、公司概况

和铂医药-B()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研究及开发免疫与肿瘤疾病领域的差异化抗体疗法。

二、发行概况

和铂医药-B:.HK

招股价:11.7-12.92港元总市值:89.6-99.21亿港币

亿市盈率:NA

发售股数:发售约1.38亿股,90%配售,10%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募资总额:16.15-17.82亿港币

公开发售募资额:1.-1.亿港币

保荐人:摩根士丹利、美银、中信证券

一手入场费:.2港币

每手:股

申购日期:年11月30日—年12月03日交易日期:年12月10日

绿鞋机制:有

三、业务及行业分析

财务状况:

-18至19年收入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20年首六个月收入为万美元

-18至19年毛利分别为83万美元、万美元,20年首六个月毛利为万美元

-18至19年纯利分别为亏损3,万美元、亏损6,万美元,20年首六个月纯利为亏损4,万美元,公司经营亏损主要由于研发成本、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行政开支所致

首次公开发售前进行融资:

于16年11月至20年6月曾进行多轮融资,当时发售价较中间价折让约78%至22%,并设日禁售期,其中前期投资者包括永丰利投资、奥博资本OrbiMed、尚珹资本、君联资本、鼎晖投资、新加坡主权基金GIC、中国人寿等机构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

引入9个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BlackRock基金投资3,万美元,HBMHealth、高瓴资本、HudsonBayCapital及OctagonInvestments各投资1,万美元,安澜资本投资万美元,以及3WFund、奥博资本与君联资本分别认购万美元等值股份。合共认购约9,万美元等值股份,按中间价计算,约占发售股份41.92%,设六个月禁售期

集资所得资金用途︰

集资所得其中约37%将用于研发核心产品HBM及HBM;约23%用于开发支柱资产HBM、注册备案及潜在商业化;约15%用于其他候选药物的研发;约12%用于和铂抗体平台产生的创新型分子发现及合作项目;约5%用以改进平台技术;余下约8%为一般营运资金

上市后主要股东架构∶

-永丰利投资持股12.18%

-君联资本持股8.53%

-王劲松博士持股7.86%

-GIC持股6.59%

-其他前期投资者及其基石持股49.3%

-其他公众股东持股15.54%

公司竞争力:

目前公司产品尚未获准进行商业销售,因此尚未从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全部收入来自于与第三方的授权及合作安排,包括就其使用我们和铂抗体平台的转基因小鼠技术而收取的技术许可费;就授权使用我们和铂抗体平台产生的分子而收取的分子许可费;及就提供基于我们和铂抗体平台的有关服务而收取的平台研究

公司拥有具备多于十种可能成为差异化候选药物的多元化及均衡管线,其中巴托利单抗、特那西普及HBM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自HanAll获得许可权利,而非从我们和铂抗体平台所产生

公司于16年成立,在主要创办人王劲松博士的领导下,公司们的管理团队及科学顾问委员会在发现、开发及商业化抗体疗法(特别专注于免疫及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及能力。愿景是通过研发创新药物为人类带来健康的人生,使命是成为一家能够推动研发新一代创新疗法的领先公司

公司为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于年7月注册成立,从事研究及开发免疫与肿瘤疾病领域的差异化抗体疗法。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拥有具备多于十种可能成为差异化候选药物的多元化及均衡管线,其中巴托利单抗(公司的核心产品)、特那西普(公司的核心产品)及HBM正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自HanAll获得许可权利,而非从公司和铂抗体平台所产生。

目前,公司的产品尚未获准进行商业销售,公司尚未从产品销售产生任何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未能盈利,并产生了经营亏损。截至年及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亏损分别为万美元、万美元及万美元。公司的经营亏损主要由于研发成本、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及行政开支所致。

和铂医药主要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劲松在创立和铂医药前,任职于赛诺菲并担任中国研发中心总裁和亚太区转化医学负责人。在公司于年成立后不久,公司便对拥有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的荷兰生物技术公司HarbourAntibodies进行了全资收购。

在此项收购下,公司得以获得HCAb平台及H2L2平台的使用授权。加上公司自主开发的HBICE?平台,H2L2、HCAb和HBICE最终组成和铂抗体平台,如今也成为公司的一大收入来源。

据了解,在公司和铂抗体平台中,HCAb平台为一个人源抗体平台,能够制造不同形态种类的“仅重链”抗体(如纳米抗体、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及CAR-T)。相比之下,HBICETM平台则主要用于开发差异化的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双特异性抗体(有望可达到联合疗法所未能达到的肿瘤消除作用)。

除此之外,公司通过收购获得的H2L2平台则可快速且大规模地制造具有经改良全人源可变区的典型两重两轻免疫球蛋白链抗体(H2L2),实现内源性亲和力成熟及免疫效应功能。

目前,公司已与全球逾30家制药公司和学术机构就和铂抗体平台开展抗体新药的开发,包括礼来、辉瑞、信达、百济神州、正大天晴等。

在收入结构上,公司于年收入均来自于技术许可费。而自年起,公司分子许可费收入快速提升,于年中期贡献88.3%的收入,接近公司年全年的收入水平。

年,和铂医药通过引入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建立产品管线,目前有多个适应症的研发同时处在中后期临床界阶段,由此也导致了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增加。

、年度及截至年6月30日,和铂医药研发开支分别达到万美元、.7万美元以及.8万美元;同期分别亏损3.3万美元、6.6万美元以及4.2万美元。

7款新药进入临床阶段

成立五年以来,和铂医药管线覆盖10种靶点,已有7款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根据公司更新招股书显示,新药进入临床阶段主要包括抗FcRN抗体巴托利单抗HBM、新一代抗CTLA-4重链抗体HBM、全球首创干眼生物治疗创新药特那西普HBM,肿瘤免疫和具有广泛适应症的免疫性疾病产品管线。

其中,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为公司核心项目。就特那西普而言,公司于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进行三期注册试验设计及策略,并于年8月展开试验。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特那西普由和铂医药于年从HanAllBioPharma引进,其作用机制为抑制导致眼晴发炎的TNF-α,潜在治疗包括干眼、虹膜炎及湿性黄斑变性在内的炎症性眼科疾病,是中国干眼领域首个全球新生物抗炎药。

据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特那西普的特点在于药效迅速且安全性良好。其疗效迅速体现在,疗程开始后的4个星期内,接受特那西普疗法的患者的ICSS、TCSS等指标便有较明显改善,相比之下部分干眼症产品则需要3-6个月。

目前,国内仍存在非常大的干眼症患者群。据业内人士估算,我国受干眼影响的群体规模达近2亿,约占整体人群的20%。在此前的一项大型国企IT部门所进行的调查中,2名员工中便有人患干眼症,具备较大市场前景。

而考虑到当前临床上治疗干眼症的药物较少,若公司特那西普临床三期结果积极,则有望获得较为可观的应用潜力。

此外,和铂医药产品管线中还有一款较为特殊的产品抗FcRn抗体HBM。据了解,该产品具有广泛的潜在适应症,公司当前正在开发的4个适应症包括: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及重症肌无力。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重症肌无力适应症项目已进入临床Ⅱ期研究。业内人士认为,巴托利单抗当前临床表现良好,有望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与此同时,该项目在国内的竞品也相对较少。

在全球范围中,免疫性疾病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免疫性疾病治疗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于年将达到亿美元,而中国的市场则将达到亿美元,-年51.1%增速较-年31.3%进一步提升。肿瘤免疫疗法市场也具备较好的增长前景。

目前,全球范围内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技术已有多家,而战场转至国内,参与者则屈指可数。在抗体新药成为研发主流的背景下,和铂医药相对而言在行业中占据了研发高点。从产品管线而言,公司整体定位逐渐清晰。

和港股多数上市的B字头生物医药一样,年成立的和铂医药也是一家做开发免疫与肿瘤疾病领域的新型及高度差异化抗体疗法,只不过其最开始走的是药明生物()等一样的CMO道路。

并形成了和铂抗体和铂抗体平台配备一整套高效的抗体发现及可提高或扩增抗体疗效的技术,包括作为重要技术的延伸HCAb平台及HBICETM平台。HCAb平台可用于开发新型“仅重链”抗体(HCAb),而HBICETM平台乃用于开发高度差异化的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双特异性抗体。

也正因是CMO起家,所以和铂医药的全部收入来自与第三方订立的授权及合作协议,包括技术许可费、分子许可费以及平台研究费。截至年、年及年6月30日,公司的收入分别为.3万美元、.9万美元以及万美元。

其中,技术许可费是公司18年的全部收入来源。19年后分子许可费收入占比逐渐提升,截至年6月30日前,该业务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总收入比例的88.3%。

发展到年,和铂医药通过引进巴托利单抗及特那西普,开始建立产品管线。也正因此,该公司的研发支出逐年增加。

截至年、年以及年6月30日,和铂医药的研发开支分别为万美元、.7万美元以及.8万美元,合计近1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高研发投入,自然带来财务压力。截至年、年及年6月30日,公司分别亏损3.3万美元、6.6万美元以及4.2万美元。同时,和铂医药的营运也用了大量现金。截至年、年以及年6月30日,和铂医药分别花费.1万美元、.7万美元及.0万美元净现金拨资营运。

6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

当然,作为从CMO转化的生物医药公司,和铂医药在自己平台上也发掘了多个产品。

年5月4日,和铂医药与荷兰乌得勒支大学、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共同宣布发现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细胞的全人源抗体,《NatureCommunications》于5月4日发表该研究结果。该成果是针对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全人抗体研究的第一步,和铂医药还将与合作伙伴持续推进。

考虑到做新冠中和抗体的A股的君实生物(688)、港股的药明生物(与VIR生物技术),这块想必也能给其带来较高的估值。

其他的肿瘤免疫产品管线方面,HBM是和铂医药肿瘤免疫产品管线中的支柱资产之一,为新一代全人源抗CTLA-4抗体;HBM是一款针对HER2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与实体瘤患者中过度表达的HER2分子和T细胞表面表达的CD3分子结合。

四、保荐人及过往保健业绩状况

保荐人:摩根士丹利、美银、中信证券

摩根士丹利

美银

中信证券

摩根士丹利、美银、中信证券看看业绩就知道稳了!

五、中签率预估

发售约1.38亿股,90%配售,10%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按10%回拨,甲组手、乙组手,按现在的热情50倍应该是毫无疑问,甲组手、乙组手,预计一手中签率30%左右!

六、新股点评

1.和铂医药-B()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研究及开发免疫与肿瘤疾病领域的差异化抗体疗法,于年成立.

2.以上限价12.92元计算,市值约99.21亿元,和铂医药作为仍在亏损的生物科技公司,收入非常视乎公司研发成果及药物推出市面的效率,投资者宜注意相关风险。

3.公司引入9个基石投资者,按中间价计算,约占发售股份41.92%,几乎全部都是著名基金,阵容星光熠熠,但近期医药B股的走势非常低迷。

七、操作计划

建议申购,建议现金认购,白嫖套餐肯定不能少!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因为近期医药B股的走势非常低迷,就不建议融资了,虽说保荐人基石都靠谱,但是这基石也是前期的投资人自己买自己的公司股票,怎么说都可以,你说看好就看好,你说作秀就作秀!还有和铂医药完全是资本掌控,涨还是跌还不是资本一句话的事!

考虑到后还有泡泡玛特、蓝月亮肯定要给他们准备资金,这些都热门的股!

由于每只新股上市市场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每只新股的卖出建议都在交流群内发布和交流,如有兴趣请加巫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dzz/207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