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常识 >> 一只ldquo猴子rdquo在西

一只ldquo猴子rdquo在西

 

阅读太累不如听起来有趣

  从昨天一直到今天,西安的医疗圈和媒体圈被一只猴子刷屏了。

  说句实话,起初对于猴子刷屏的原因,咱确实不知道,咱也没处问。

  但后来发现,根本抵不住这多方渠道刷来的信息。

  所以,不管你情不情愿,反正是知道了。

-壹-

  这原来是一只恒河猴甲亢模型,也是全球第一个。

  这只恒河猴甲亢模型,是由西安医院施秉银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历经四年艰苦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备的。

  成功的经验千篇一律,失败的经验更值得借鉴。

  尤其是医学研究,需要技术和智力,更需要恒心和耐力。

  年,施秉银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小鼠甲亢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始了甲亢疫苗的研发工作。

  然而,由于小鼠发育性状及遗传背景与人类相差较远,而且在小鼠身上没有观察到人类甲亢的特征性表现,施秉银教授团队又探索了构建恒河猴甲亢模型的可能性。

  在云南中科院昆明动物所,该研究团队成员伍丽萍博士和关小燕护士经过四年多的艰辛工作,终于建立了构建恒河猴甲亢模型的完整实验方法,并再次证明利用疫苗可预防甲亢的发病。

  对,你没有看错,就是利用疫苗可预防甲亢的发病。

  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我们是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预防甲亢。

  而且,该团队已经通过比较实验方法证明,注射甲亢疫苗预防率达到90%以上。

  医院的这只恒河猴,正是本次研究中甲亢表现最典型的模型,其死亡后西安医院委托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博物馆制作成标本,医院,以便未来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

-贰-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个疾病,所以也无法理解这只“猴子”的重要性。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甲状腺激素释放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往往引发心血管、消化道等其它器官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易怒、多食、消瘦、心率增快,尤为突出的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表现为双眼球明显凸出,眼裂增宽,球结膜水肿充血,眼外肌明显增粗等,对患者身心危害很大。

  施秉银教授介绍,甲亢的发病率较高,人群的罹患率达到1%,女性人群高达1.9%,患者中80%为中青年女性。

  有病就得治,治好治不好是一回事儿,起码我们得去   对于甲亢,近百年来一直沿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及手术治疗都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疗程长、复发率高、治愈率低,放射性碘治疗很多转化为甲低并有同位素污染,手术并发症较高,亦有复发或甲低的可能。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因此,探索甲亢新的防治方法特别是研制人类甲亢疫苗就成了内分泌领域一直以来面临的重大课题。

-叁-

  凡事有因果,万物有轮回。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或多或少能够理解这只猴子凭什么可以让整个医疗界“骚动”了吧。

  严肃地说,这只恒河猴甲亢模型充分展现了人类甲亢的所有临床表现,并且该研究团队利用该模型在甲亢疫苗预防甲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简单地说,这只猴子或能帮助人类利用甲亢疫苗更好地预防甲亢疾病的发生。

  “专家们对恒河猴的研究中又进一步证实在出生以后,为其注射甲亢疫苗,可以非常有效地预防甲亢的发生。所以专家们已经在开始研究将运用于人类的甲亢疫苗。顺利的话,有可能未来人类的甲亢症疾病会通过出生后接种疫苗而完全消灭。”

  施秉银教授说,甲亢只是人类自身免疫疾病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自身免疫类疾病如红斑狼疮、内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可能用这种方法,得到有效预防,未来对整个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产生重大作用。

  这样说,应该能更清楚一些。

  但又会有人问:为什么是只猴子?

-肆-

  对,为什么是只猴子?

  不是别的,比如说兔子,小猫,小狗?

  其实,并非其他小动物不行,非得是只猴子。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医学实验的问题,凡是医学做实验均需选用与人的机能、代谢、机构和疾病特点相似的动物。

  比如,在遗传学上使用果蝇这样的昆虫,在仿生学上使用蝙蝠等。实验动物的选择是医学科学研究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要知道,医学实验动物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课题质量的高低、经费开支的多少、研究途径正确与否以及实验方法的简单与繁琐问题,甚至会影响到课题的成败及研究结果正确性。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真的是容不得马虎,也不允许马虎。

  研究团队是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还要对所选实验动物有足够的了解。

  目前,医学科学研究常用的实验动物有:

  袋鼠(有袋目)、犰狳(贫齿目)、刺猬(食虫目)、蝙蝠(翼手目)、兔、鼠兔(兔形目)、大鼠、小鼠、地鼠、豚鼠(啮齿目)、江豚(鲸目)、海狗(鳍足目)、马、骡、驴(奇蹄目)、猪、牛、羊、鹿(偶蹄目)、狗、猫、鼬(食肉目)、猕猴、黑猩猩(灵长目)等。

  每个人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遭受疾病折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万人因各种疾病而失去生命。

  动物身体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特征与人类相似,并且几乎人类所有疾病在动物身上可以找到或者复制出来,也正因为如此,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内许多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都来自于实验动物。

  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政府资助的所有生物医学研究项目中,70%以上课题要使用实验动物;到目前为止,共有项研究成果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94项研究成果来自于动物实验。

-伍-

  为什么医学中用小动物做实验和解剖是被普遍认可的?

  医观者没有办法去完美地诠释这个问题,但总觉得之所以被认可,是源于两种精神。

  一种是“医学精神”,一种是“敬畏精神”。

  医学精神,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科学精神,它作为一门科学,是需要研究者客观,冷静,公正地去对待它。

  同样,医学的发展又必须建立在人类不断地、持续地、有所创新地对疾病本身的认知之上,建立在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研究之上,建立在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包容和敬畏之上。

  从“医学精神”到“敬畏精神”,我们会惊喜的发现:医学更是人文精神的升华和浓缩。

  当然,我们不能从一开始就讲人文,这样很容易让我们对医学的理解产生严重的偏差,进入一个对医学认知的误区。

  清晰记得年5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在该校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大楼前的花坛里树起了一块“动物慰灵碑”。

  不难理解,就是表达研究团队对实验动物的感恩和敬意,让更多人珍惜和珍爱生命,树立尊重生命的人文精神,进而更加重视生物医学研究,推动医学学科发展。

  其实,即便是我们看到这般直白的表达,一种“人文精神”也是建立在“医学精神”的基础之上的。

  医观者了解到,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使用数量以每年10%速度增长。仅年,西安交通大学使用动物超过10万只,1.3万人次使用实验动物设施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而全国一年有超过万只实验动物为了人类的健康做出了牺牲,成为人类健康事业真正的殉道者。

  值得欣慰的是,实验动物不幸死亡后,以前的做法是将其掩埋,现在则像处理人的遗体一样,先冷藏起来,然后在殡仪馆进行统一火化。

  以表感恩,以示敬畏。

-陆-

  我们再回到“猴子”的话题上来。

  恒河猴甲亢模型的成功制备和甲亢疫苗的成功验证,这个研究成果为甲亢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研究工具,为人类甲亢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彻底预防人类甲亢的梦想。

  梦想,不付诸行动,那只是个梦,而像施秉银教授团队这样为消除疾病,构筑人类健康堡垒奠定基石的,就是真正的实现梦想,并和现实完美结合的代表。

  这次实验的成功,是动物实验领域的一次进步,是一次医学研究领域的突破,是人类健康史上的一次超越,更是一个伟大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对于医生、医学生如此,对于每一位普通人亦是如此,预防大于治疗,亦如现有所有疫苗的使用和普及,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所做的贡献。

  所以,这只“猴子”在西安的出现,无论引起多大范围的“骚动”,无论引起多少业内人士的震惊和   都不足为奇。

▼ 往期精彩回顾 ▼

我凭什么可以影响你去无偿献血?

熊出没注意!却让医生操碎了心这才是儿童节最好的“礼物”护士节:每段故事都让人笑着泪崩我只要活着做一只活物就好西安与空中医疗救援的距离还有多远?医院是个“好孩子”一个关于“狮面人”的故事“烟头革命”能否推动西安的控烟立法?医院“三婚”找到真爱,晚吗?佛医“结缘”为啥不是我理解的样子?辛木婷子

孤傲女子,没事儿别撩。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dzz/203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