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链接:我的行医感悟系列(可以点击查看)
医瓣心香,
春暖杏林。
“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十三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通过最近两个病例,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先说病例一。女性,51岁,因虹膜炎入院查体,其HLA-B27阳性,但患者自述无腰背部或腰骶部不适。后做骶髂关节CT发现已经出现典型的关节呈虫蚀样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是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受累的影像表现。但这个患者是以虹膜炎为首发症状出现,后才发现关节的病变。第二个病例,女性,38岁,我的一个同事,亦是先因虹膜炎症状出现后又检查骶髂关节发现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表现,但又追问其病史,她才回忆起不到20岁时可能出现过腰骶部不适。我在实际临床中遇到年龄最小的女性患者才16岁。
强直性脊柱炎并不罕见,根据教材的知识及既往的临床经验总认为此病“重男轻女”,因为它好发于年轻男性。但通过10年来我所遇到的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例总结发现:无论男女,其患病的概率应该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是因为男性发病症状往往比较严重,而女性病人的症状相对较轻,所以很多女病人都没有被发现或诊断出来而已,当然临床中需要治疗的,的确也是以男性居多。就像上述两个女性患者均是因为首先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外症状后才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我总结为以虹膜炎为首发症状的女性强直性脊柱炎2例。文献上说有30~40%的病人会有眼科的疾病(一年会出现一两次的虹膜炎),不少病人会以眼睛反复的发炎到眼科看病,也就是说虹膜炎也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虹膜炎部分可先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症状出现,可见于1/4的患者。相对于男性,女性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较晚,外周关节,尤其是膝关节受累多于男性,耻骨炎多见,脊柱受累少,疾病预后好。
通过这两个略特殊的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例,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此病,对虹膜炎和疾病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若是在临床中没有遇到这么多的强直病人,或者若是遇到的都是青年男性,抑或没有遇到以虹膜炎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我的片面的认识也许只会局限于好发人群是青年男性,不会出现关节外症状。医院没有病人不行,医生没有亲自面对病人的临床实践更不行。正是因为病人给了医生不断实践的机会,医生的经验才越来越多,专业水平才越来越高。从某种意义说是病人教会了我们如何看病,使我们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对于医学来说,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刻的理解、掌握并最终灵活运用知识。医学不是一门理论计算的科学,一切普遍性的知识并不见得适用于每个具体的病人,有些知识和经验是靠实践摸索和总结的。这就需要医生重视临床实践,重视每一个具体病例的分析、总结、归纳、提炼和升华。
医术提高靠积累。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在行医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我们的经验,提高我们的医术。
做为一个医生,要多花时间在病人身上,要了解病人有什么临床表现,以前就医经历如何,不能说病人来了,只依赖于化验和检查报告,而不去从起病开始问诊,或不耐烦听病人诉说病史,甚至加上自己主观臆断。一个好的医生要善于把病人凌乱的诉说,归纳为有逻辑的主诉和现病史,再结合查体,形成一个初步诊断。看书固然重要,但一定要结合临床,书本上讲的,往往是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实际上很多病人的表现并不典型,同一种病,不同的个体也不同,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医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总结。临床实践让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医生变为一个妙手回春的大夫。病人更喜欢和更愿意找年龄大的医生就诊,原因是他们更加相信老医生的经验,因为老医生见多识广,拥有更多的临床实践,这是年轻医生所不具备的。
病人是我们的最好老师,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对病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尤其在失误中总结教训,我们的医术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医生和病人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疾病,我们没理由不善待病人,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为病患解除痛苦,同时也在为自己积累经验,以此来帮助更多的病人。
本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应敬病人为导师,向病人学习,从病人身上理解和掌握医学真谛。
这是这两个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给我的思考。我也会努力做一个叙事医学的实践者,记录下与疾病有关的故事,因为我始终明白医生职业生涯中面对的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必须摆正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一定要记住:是病人在培养医生。医生的知识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来自学校老师及研究生导师的传授,另一方面来自病人的无私奉献。医学本科毕业生、医学硕士、医学博士,仅拥有前一个知识来源,缺乏后一个知识来源,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的。医生必须时刻牢记:是病人用自身的疼痛甚至生命在向医生传授医学知识,医生要承认病人是我们的老师。
----王忠诚(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外科专家)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清刘仕廉
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
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
链接:我的行医感悟系列(可以点击查看)医者愿景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一N何其兴哉!浅谈肺癌的精准筛查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二苦口婆心谈三点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三吸烟肺癌与不吸烟肺癌是两种病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四以例释理,以理导行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五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六长期中重度吸烟的中老年男性,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丝,一定要提高警惕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七感谢扭了这下腰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八抑郁症患者不能单单治疗抑郁,须排除下是否肺癌合并抑郁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九“我的父(母)亲得了肺癌,我也会得肺癌吗?”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十“目之所及,皆是念想”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十一“治病、治人、治心与得意、得气、得道”丨杏林春暖医者心,橘井泉香摆渡人----行医感悟之十二10余年的工作实践给我的警示,建议38岁以上(含38岁)的市民积极行肺癌的早期低剂量CT扫描筛查杏林春暖九天揽月您的赞赏,我的动力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