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
治疗轻中度过敏性结膜炎首选抗组胺滴眼液局部点眼。严重或频发者可联合口服抗组胺药,但起效较慢,对于已经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欠佳。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可能会加重干眼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眼部不适,须加以注意。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抗组胺药。
肥大细胞稳定剂
肥大细胞稳定剂局部点眼仅可有效减轻Ⅰ型超敏反应中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从而减缓后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激活和聚集。但此过程需3-5d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仅适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发作间期的病情控制。
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药物
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选基础药物,其可同时起到稳定肥大细胞胞膜和拮抗组胺的双重作用,局部点眼对于急性发作期的炎性反应和间歇期的炎性反应活化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药物
糖皮质激素药物局部点眼能有效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适用于严重过敏性结膜炎和病情反复迁延的患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注意随访观察,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局部点眼,具有抑制多种炎性反应介质的作用,并可抑制由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结膜过敏性炎性反应。对于重度过敏性结膜炎,尤其不耐受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该类药物的眼用制剂。目前临床仍然缺乏使用该类药物安全性的远期随访资料,因此在使用该类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病情缓解后调整用药。
其他药物
人工泪液可稀释结膜囊内的过敏原,润滑眼表,缓解患者症状。缩血管药物局部点眼可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眼红、水肿和分泌物增多症状,但不能阻止炎性反应和缓解眼痒,不建议常规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局部点眼可抑制Ⅰ型超敏反应中前列腺素的产生,适用于部分轻度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对于急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有限。
表1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策略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实际需求个性化选择药物。临床工作中应鉴别红眼的原因,对症治疗。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时,不可滥用抗生素滴眼液,除非出现眼部其他感染症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年)[J].中华眼科杂志,,54(6):-.
作者简介
韩医院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致力于合理用药科普。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编辑出版中心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