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冬病夏治
“三伏贴”火热预约中~~~
7月2日正式开贴!
虽然伏天还未来临,但已经有很多市民开始预约今年的“冬病夏治”。医院的特色品牌项目之一,我院在“冬病夏治”这一传统中医药服务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医院儿科、肺内科、针灸脑病科、骨伤科、脾胃科、推拿科、肿瘤科等科室每年夏季均开设冬病夏治门诊,因疗效确切,现已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不断有市民进行咨询。在门诊也有很多市民自发前来咨询,他们大多数是接受过“冬病夏治”疗法的患者。为了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冬病夏治”独特的疗效,同时减少高峰期患者排队时间,我院今年决定提前开始接受“冬病夏治”的预约,开贴时间也提前到7月2日。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尤其是三伏时节,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正是扶正培本、滋养阳气的有利时机,通过穴位贴敷、中药内服、针推按摩、中药熏蒸、饮食药膳、拔火罐等冬病夏治疗法,可以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从而改善人体的阴阳平衡,使冬春季节好发疾病发病概率大大降低或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可以根治某些疾病。冬病夏治最佳时期是每年的入伏开始至末伏(农历小暑至立秋后2周左右),共贴4-6次,每次间隔7-10天,连贴三年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以上,甚至终身贴敷。
那么今年,医院有哪些开展冬病夏治的科室呢?这些科室分别主治哪些疾病?一起来看看吧!
1肺病科
适应症: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病区)
(宗明珠)
地点:
门诊5楼专家会诊室
2儿科
适应症:
儿童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病区)
(陈主任)
地点:
门诊南3楼儿科外治室
3骨伤科
适应症:
肢体麻木痹痛、寒湿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腰腿关节疾病。
(骨伤一科病区)
(田主任)
(骨伤二科病区)
(尹主任)
(骨伤三科病区)
(王主任)
地点:
门诊南3楼骨科外治室
4脾胃病科
适应症:
慢性腹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儿及成人脾肾气虚导致消化不良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病区)
(徐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脾胃科诊室
5脑病(针灸)科
适应症:
肢体关节活动障碍、疼痛、肿胀、麻木;长期慢性、顽固性失眠症、头痛、眩晕、免疫性疾病等。
(脑病一科病区)
(郭主任)
(脑病二科病区)
(王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脑病(针灸)科诊室
6心内科
适宜病症:
心衰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心内一科病区)
(宋主任)
(心内二科病区)
(周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心内科诊室
7肝胆科
适应症:
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顽固性腹腔积液等疾病。
(病区)
(王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肝胆科诊室
8肾内科
适应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慢性虚劳性疾病。
(病区)
(张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肾内科诊室
9妇科妇产科
适应症:
月经过少、子宫内膜异位症、闭经、痛经、不孕等疾病。
(病区)
(董主任)
地点:
门诊北3楼妇产科诊室
10妇科内分泌科
适应症:
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
(病区)
(王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内分泌科诊室
11康复科
适应症:
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炎、腱鞘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风等疾病。
(病区)
(刘主任)
地点:
门诊西4楼康复科诊室
12推拿科
适应症: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关节骨病、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等风寒痹证。
(病区)
(刘中恺)
地点:
门诊西4楼推拿科诊室
13肿瘤科
适应症:
肿瘤患者术后、放化疗后免疫力低下患者;中医辨证属虚寒体质,肺气虚、脾胃气虚、脾阳虚、肾气虚、肾阳虚者。
(病区)
(翟主任)
地点:
门诊南4楼肿瘤科诊室
14皮肤科
适应症:
鹅掌风、冻疮、寒冷性多形红斑、寒冷性荨麻疹等寒凝肌肤皮肤病。
(诊室)
(姚主任)
地点:
门诊5楼名医堂北诊区
15妇科眼科
适应症:
视网膜色素变性、过敏性结膜炎、慢性虹膜炎,还有多种眼底病。
(诊室)
(吴主任)
地点:
门诊5楼名医堂北诊区
16妇科耳鼻喉科
适应症:
慢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过敏性)、体虚鼻炎等疾病。
(诊室)
(王主任)
地点:
门诊4楼耳鼻喉北诊区
17男科
适应症: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不射精、性欲低下等疾病。
(郭主任)
地点:
门诊东4楼男科诊室
18风湿科
适应症: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
(李主任)
地点:
门诊5楼名医堂北诊区
19治未病中心
适应症:
关节炎、腰腿痛、肩颈痛、颈椎病;
慢性腹泻、慢性胃炎、慢性肠炎;
高血压、失眠、头痛、眩晕等。
(李主任)
地点:
医院治未病中心(后关路与迎宾路交界处)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与禁忌1
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感觉特别剧烈,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并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如贴药处出现水泡,是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可保持背部干燥,用消毒过的针在水泡下缘刺破水泡,必要时需与医生联系处理。儿童敷贴时如有瘙痒、灼热感等情况可减少敷贴时间。
2
敷贴后如局部出现大片红斑、大片水疱,为皮肤过敏反应太强,医院就诊。
3
贴敷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大量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直吹,尽量不要呆在空调房间。同时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海味、辛辣等食物。
4
敷贴膏药请于25℃以下保存。
5
冬病夏治的禁忌:感冒发烧、咳嗽吐黄痰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以及孕妇禁用;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处于疾病发作期的患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