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邱文英(网名:海上明月),山东省高密市人,现就职于高密市水利局,山东青年作协会员,潍坊作协会员,高密市红高粱文学社副社长,著有长篇小说《半部天书》,神仙巷系列短篇小说多篇发表于省刊头题和省报专版。
歌曲《给你点颜色》
演唱:杨真真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下块石头是华山……”高亢、激越,荡气回肠——在央视“越战越勇”的大舞台上,高密人杨真真以一首霸气十足的《给你点颜色》,毫不客气地给了现场的观众一点颜色,更给了台上的评委一点颜色。凭这首中国“最古老的摇滚”,杨真真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打擂成功,将“越战越勇”的银话筒毫无悬念地收入囊中。
台上的“真哥”忘我、投入,歌声似乎点燃了她全部的生命激情,气场强大到无与伦比。那酣畅淋漓的唱腔,从容大气的风范,将“舍我其谁”这个词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真哥”,真牛!
这是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杨方旭夺得奥运冠军之后,又一则让高密人振奋的好消息。
在高密,笔者有幸见到了这位叱咤舞台的“真哥”。靓丽、阳光、坦诚、极具亲和力,这是杨真真给我的第一印象,她灿烂笑容背后的故事,更是让我为之动容。
(一)我的心中有个梦
杨真真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不凡的唱歌天赋,她从小就有一个唱歌梦,被人戏称为“小麦霸”。真真十几岁时,高密时兴那种两块钱一首的街头卡拉OK。夏天的夜晚,爸爸妈妈经常领着爱唱歌的真真去过把瘾。只要真真一开口,她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就把旁边的人震住了,只要她在场,别人哪里还敢再唱?于是这个“小麦霸”就一首接一首,越唱越来劲,一晚不唱个几十首决不罢休,围观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发现了女儿的音乐天赋以后,真真父母也是倾其全力支持真真。真真羡慕邻居家女孩的“雅马哈”电子琴,她好想有一台这样的琴。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几百块钱当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真真爸爸是个心细的人,他看到了女儿那种渴望的眼神,琴一定要买,而且要买好的!真真爸爸独自坐车去了大连,给心爱的女儿买了一台一千三百多元的电子琴。九十年代初,一千三百多元那可是爸爸好几个月的工资。车上人挤没有座,爸爸怕挤坏了电子琴,他就把琴抱在自己胸前,一路站着把琴护送到家。看到女儿见到电子琴开心的笑容,爸爸累得一下子跌坐在沙发,但却欣慰地笑了。
日子久了,杨真真开始不满足于卡拉OK带给自己的那点掌声和自我满足。我要唱歌,去舞台唱,去大舞台唱!
后来,杨真真考到了潍坊艺术学院。上学期间,只要有机会,她就报名参加潍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每次比赛结果出来,真真都是第三名。
真真年从潍坊艺术学校毕业后,来到高密第二小学幼儿园当起了孩子王。说起那段经历,真真满面春风,与童言无忌的孩子们打交道,孩子们的善良和童真让真真懂得了什么是人间的至真至纯。她言语间流露出对孩子们那种发自心底的爱,让靓丽的真真身上平添了一份母性之光。
虽然在幼儿园工作,但真真从没放弃自己的唱歌梦,多次参加高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令真真气馁的是——每次比赛的结果都是第三名!“千年老三”的名头令真真沮丧至极,她甚至一度想过放弃。但是天性不服输的真真最后说服了自己,这世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虽然比赛结果差强人意,但是杨真真的才华引起了大赛评委高密王董琴老师的注意。王董琴对真真的演唱进行了专业细致的指导,并让她参加当时高密喜庆服务中心(现高密群众艺术团)的多场演出。
年,杨真真考到高密剧团工作,高密一中的音乐老师耿亚丽也给了杨真真很多的专业指导和启迪。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杨真真何其幸运,同时遇到了王董琴和耿亚丽两位伯乐。有了专业老师的指点,和自己不懈地摸索练习,真真的演唱水平也从业余的街头麦霸慢慢具有了专业歌手的韵味。在高密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真真也由“千年老三”到最后问鼎夺冠。
冠军的获得又让真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我已经夺冠了,还需要再参赛吗?万一让别人比下去怎么办?
年杨真真结婚了,老公是真真青梅竹马的发小。结婚后真真随老公移居济南,老公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默默无语中对真真呵护有加,日子就那么不温不火地过了下去。
沉寂下来的真真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难道就这样在单位、家两点一线,在锅碗瓢盆中平淡一生?那个曾经怀揣美好梦想的女孩就这样被生活的琐碎彻底埋没?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后来真真去看望一位得病的朋友,朋友得的是很严重的病。躺在病床上的朋友握着真真的手,问起真真的近况,真真把自己的彷徨和郁闷和盘托出。朋友语重心长地告诉真真,人活着,该努力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不要等你啥都干不了了,才去后悔自己还有许多该做的是没去做完。趁着年轻,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这次探望,杨真真彻底打消了自己那种故步自封和小成即满,她满血复活,那个斗志昂扬的真真又回来了。我要唱歌,我要冲出高密,我要走出山东,我要上央视舞台!
(二)我被生活闪了一下腰
生活中的变故总是那么猝不及防。
刚生完宝宝的杨真真还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她突然感觉自己的右眼视物有点模糊,刚开始以为是累了或者是炎症,点一下眼药水就会好的,她就没往心里去。
可是随着眼前越来越黑暗,真真害怕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诊断书上写着:虹膜炎。医生说回家用点药就没事了,真真和老公都松了一口气。
可是接下来的情形却是越来越糟,真真一边用药一边病情却在加重,情况似乎并不像医生说得那么轻松。
医院一检查,真真全家都被检查结果击懵了:视网膜脱落。医生最后的一句话让杨真真差点倒在地上——视网膜脱落一般不是单侧,这意味着现在健康的左眼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还不可预料。而且因为视神经已经萎缩,即使术后,视力也不可能恢复,只能尽最大努力让右眼不完全失明,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赶紧手术。
眼睛坏了对一个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答案不言自明。为了自己的舞台梦杨真真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泪水,而今,残酷的现实把这一切的美好连根斩断……这个怀揣梦想女孩的心一下子跌落到无底的深谷,本来她想看未来的一路花开,可是她现在却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真真前前后后经历了三次手术,每一次的手术,对站在手术室外的父母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炼狱。更煎熬他们的是病情不可预知的后续发展。
真真为了不让父母伤心,她在家人面前都坚强地笑着,尽管一转身就珠泪滚滚。
父母为了让女儿坚强,在真真面前也一脸释然,夜深人静,妈妈和爸爸却在被窝里抱头痛哭。
因为碾转各地求医问药,真真错过了女儿的很多第一次。女儿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走路……真真都没能亲眼见证,她错过了太多作为一个母亲的幸福。想起女儿吃着小手指头看着自己时那纯真呆萌的眼神,真真的心像雨后的花瓣,零落一地……
当时的杨真真只有29岁。对一个歌手来说,29岁,无论是声音还是情感积累都是宝贵的黄金时期,想到自己在本该大发展的年龄,自己的舞台梦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那段时间,真真瘦到形销骨立,她已经一连几天没好好进食了。
真真的二十九医院度过的。那天,医院陪床,爸爸妈妈在家给真真包她最爱吃的韭菜馅饺子。下好饺子,医院。
一连几天没有一点食欲的真真破天荒拿起了筷子,大口吃着碗里的饺子,一边吃一边落泪。她明白,爸爸妈妈一边照顾住院的自己,一边为自己看着孩子,已经心力交瘁,却还要挖空心思给女儿包最爱吃的饺子,饺子里包着的不光是肉馅,更是父母的一片苦心。想到妈妈因为自己的女儿实在太小,虽然医院探望,那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孩子的苦难在父母那儿都是要加倍的,自己怎能忍心再那么任性,不吃不喝去折磨他们?
因为治疗期间要用激素类药物,处于哺乳期的真真是不能给孩子喂奶的。为了不停止泌乳,为了女儿能在自己手术后继续吃母乳,真真就用吸奶器不停地吸奶。因为长时间机械挤压,真真乳腺开始发炎。她不停地发烧、胸部肿胀、疼痛。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劝真真,不要再用吸奶器吸奶了,别的孩子吃奶粉,不一样长得白白胖胖的?你这样,多遭罪,多累啊?
真真固执地认定,孩子的哺乳,是孩子出生后,母子之间建立的第一种连接,那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爱的信息传递,吃母乳的孩子更健康。她坚定地摇摇头,看着母亲问道:妈,你和爸爸为我付出这么多,你们累不累?
母亲给真真拢拢额前的头发,为了你,我们不觉得累。
真真把脸靠在妈妈的肩膀上,柔声对妈妈说:我和你们一样,为了孩子,我也不累。
手术出院后,真真第一件事就是给宝贝喂奶。真真把女儿紧紧地抱在怀里,望着女儿合欢一样静谧地额头,感受着生命的汁液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个小生命,真真开心地笑了,所有的疼痛和劳累,都值了!
(三)“真哥”是怎样“炼”成的
手术出院后,真真因为视力所限,在剧团的工作由台前转到幕后。她从原来台上的角儿变成了台下的一名服装师。
每次演出完,演员谢幕、观众散场后。落寞的灯光下只剩下不愿离去的杨真真呆立在那里。
这是她上过无数次的舞台,这是给过她无数次荣耀和掌声的舞台。而今,它已经永远不属于自己了。
真真抬头望着半掩的幕布和迷离的光影,无边的失落如同潮水,一寸一寸把她淹没。
她仿佛看见了聚光灯为自己重新亮起,她仿佛听见了观众给她的喝彩,她仿佛听见了台下如雷的掌声……
看到伏在舞台上抽泣不止的杨真真,来接她回家的老公走上舞台,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把杨真真拉起来,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
老公把真真接回家已经是下半夜。回到家,客厅里坐着一直在等她的爸爸妈妈。灯光下的父母是如此的苍老和憔悴,女儿的三次手术,父母的头发已经斑白。杨真真猛然惊醒——有些东西,清澈的眼反而看不见!当眼前的世界不再明亮,一个人反而会更用心去体味一些从前忽略掉的东西。
父母已经为我付出这么多,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继续为我担心?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和自甘沉沦?我又没变成哑巴,我还能唱!
坚强是柔软生成的茧,觉悟后的真真不再自怨自艾,她把生活的磨难当成了百炼成钢的一次次淬火。我想活成大哥心中的女人,没想到却活成了大哥心中的大哥。那个柔弱甜美的小女子脱胎换骨,成了内心无比强悍的“真哥”。
老公给她报名参加上海的《妈妈咪呀》,对于出去比赛,真哥是有顾虑的,毕竟自己有工作在身。在家人的鼓励下,真哥忐忑不安地去找剧团领导请假。出乎真哥意料的是,领导不但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告诉真哥,你走出去,是宣传咱高密文化,宣传咱高密茂腔,这是大好事,我们不但不阻拦还会大力支持你。
虽然准备不足,“真哥”还是决定来一次走出高密的尝试,没想到却晋级成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真真错过了接下来的后续比赛。但是此时的“真哥”再也不是那个遇到挫折就哭鼻子示弱的杨真真,她又去报名参加了山东台的《我是大明星》,同样是晋级成功,却又一次与复赛失之交臂。然而,就在此时,真真接到了央视《越战越勇》栏目的参赛通知。
这一次,“真哥”绝不会再让机会轻易从自己身边溜走。她没日没夜地练歌,录音,对着镜子纠正自己演唱时的每一个细节的表情和动作。从选曲目到录制视频,真哥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次,她有备而来!经过了一系列过关斩将,真哥终于拿下了“银话筒”。现场视频一发出,真哥的朋友圈直接被刷爆。但真哥明白,这还不是自己庆祝的时候,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四)有梦就去追
我们的真哥无论走到哪个城市,无论站在怎样的舞台,都不忘介绍自己来自莫言家乡,都不忘宣传我们高密茂腔,都不忘呈现我们高密文化。她深深懂得,任何从事艺术的人,都要以文化为底蕴,她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才会有底气十足的宏大的气场。用真哥自己的话说:我觉得这样的我,才是最自信的我。不是为了唱而唱,而是从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永不满足的生命状态。
真哥心中有个遗憾,因条件所限,她一直不能演唱高密原创歌曲,她希望有一首属于自己的宣传高密文化的原创歌曲。
近年来,在莫言诺奖的影响之下,高密文学乃至高密文化都暗流涌动,很多有识之士也在为高密文化而奔忙筹谋,在鼓与呼,在为把文化的涓涓细流汇成奔涌的浪潮而不懈努力。
真哥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高密文广新局领导和高密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