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虹膜炎专科治疗医院 >> 虹膜炎预防 >> 实用贴宫腔镜术中TURP综合征的防治

实用贴宫腔镜术中TURP综合征的防治

 

TURP综合征的概念

宫腔镜手术中由于膨宫压力和灌流介质作用,可致非电解质液体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当机体吸收量超过一定阈值(大于ml),即可出现体液超负荷和血浆渗透压下降及稀释性低钠血症,引发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改变。其临床表现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综合征类似,因此沿用了TURP综合征这一概念。

与前列腺电切手术有所区别的是灌流介质的吸收途径。宫腔镜手术中灌流介质的吸收途径有两个,一个通过子宫内膜肌层开放的血管进行吸收,另一个通过开放的输卵管,灌流介质进入腹腔,通过腹膜血管进行吸收。

TURP综合征的相关因素

相关因素1 膨宫压力

和前列腺电切不同,宫腔镜手术需要有一定的膨宫压力将子宫膨胀起来,才能够看到子宫的病变,而膨宫压力越高,吸收的灌流介质则越多。

当膨宫压力小于40mmHg时,用于冲洗的灌流介质不会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当膨宫压力大于55mmHg时,输卵管就开放了,部分灌流液以及介质就可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当膨宫压力达到60~70mmHg时,可以保持宫腔的膨胀;如果需要充分显露双侧的子宫角,大概需要~mmHg的膨宫压力。最适宜的膨宫压力是80~mmHg。

膨宫压力是影响TURP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关因素2 灌流介质种类

灌流介质分为两类,电解质介质和非电解质介质。电解质介质包括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5%葡萄糖盐水等;非电解质介质包括葡萄糖、甘露醇、甘氨酸、山梨醇。

非电解质灌流液体主要用于使用单极电切的宫腔镜手术,起到防止带电离子传导的作用。电解质介质中的电解质离子可维持血浆渗透压水平,在一定限度内即使过量吸收,也可能不出现低钠血症;而非电解质介质由于缺乏电解质成分,不能维持血浆总体渗透压水平,很容易发生低钠血症,引发TURP综合征。

相关因素3 灌流介质温度

术中对灌洗液进行加温,这对维持体温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把灌洗液温度从17℃升高到37℃,液体动力粘稠度会降低,有利于吸收,导致平均吸收率增加54%,手术安全时间降低65%。总而言之,把灌洗液温度升高了,吸收量会增加,安全时间会缩短。

相关因素4 灌流液吸收量

防止灌流介质的过度吸收,关键在于精确计算灌流介质的使用量和回收量的差值,即吸收量。宫腔镜术中每隔15分钟应计算两者差值,避免TURP综合征发生。有研究指出,非电解质的灌洗液吸收量应该控制在ml以内,超过ml就应该停止手术。由于电解质液体成分接近人体细胞外液,吸收量在一定范围内不导致TURP综合征发生,相对比较安全。但是,当吸收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同样可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因素5 手术时间

在灌流介质和膨宫压力一样的情况下,手术时间越长,灌流液吸收量越多。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吸收的平均速度为10~30ml/min。按照这个计算,手术时间应该控制在1小时以内。

相关因素6 手术类型

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肌层的破坏程度决定了血窦开放范围,直接影响介质吸收。因此,对于手术范围大、肌壁破坏深、出血多且困难的宫腔镜手术,可采用二期手术,不必强求一次完成,以预防TURP综合征的发生。

TUR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表现包括:血压上升,脉压增大,心率缓慢;颜面、颈部、腹壁、球结膜水肿。进一步发展可发生肺水肿和脑水肿,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临床监测表现包括:气道阻力升高;尿量增加、尿比重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性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钠进行性下降;血钾不同程度降低。

发生时间

宫腔镜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TURP综合征。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TURP综合征最早发生在手术开始后15分钟,最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多数在术中发生,尤其是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其发生风险增加。

TURP综合征的治疗

TURP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利尿;纠正低钠血症;处理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具体方案包括:①立即停止手术;②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地塞米松5mg;③纠正低钠、低钾、低氯、低钙;④严格控制液体入量,监测中心静脉压;⑤动态血气分析,指导抢救;⑥大流量吸氧,呼气末正压(PEEP)给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肺水肿;⑦监测有创血压,维持血压平稳;⑧血糖升高者可静脉给予胰岛素纠正;⑨监测体温,防止严重低体温发生。

TURP综合征的预防

TURP综合征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①加强手术医师分级培训;②掌握手术适应证,适应证与手术医师操作水平相适应;③重视术前预处理,包括药物性预处理及机械性预处理;④避免切除过多肌层组织;⑤控制手术时间,如超过1小时酌情使用利尿剂;⑥监测尿量;⑦控制膨宫压力mmHg以下,≤患者平均动脉压;⑧记录出入量,监测血钠浓度;⑨尽量选择区域阻滞麻醉,保持患者清醒,严密术中监护;⑩加强术后护理。

医师简介

毕严斌教授

医院

完整内容请见15期《麻醉·眼界》杂志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







































鐧界櫆椋庢湁娌诲悧
鐧界櫆椋庤嵂鑶忔湁鍝嚑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ckz.com/wadwh/161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