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高热病”流行区域广,发病率夏季高于冬季。其传播迅速、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
临床主要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明显下降或食欲废绝。结膜潮红,后期可见结膜炎,部分病猪眼睑水肿、眼部分泌物增多。发病初期患猪皮肤发红,随着病情发展,耳部、臀部、腹下多处皮肤出现明显的紫红色斑块和出血点;呼吸道症状明显,部分猪打喷嚏和流鼻涕,后期流脓鼻涕。母猪体温升高、厌食、便秘,部分怀孕母猪流产。
引发本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夏季高温高湿、高密度饲养、免疫紊乱、疫苗更换频繁、人员流动频繁、饲料原料霉变等原因。
预防治疗措施预防:实行全进全出制,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免疫预防、消毒和药物预防等综合防控措施。①保证饲料的质量,不发霉、不变质②做好必需的疫苗免疫③不随意更换疫苗④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猪舍过度拥挤。
治疗:以清热燥湿、解暑降温为原则。高烧不退的猪:高热头孢+氟苯尼考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拌料使用双黄连可溶性粉连用3-5天。采食量降低的猪群:双黄连可溶性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或倍健(驱邪扶正抗应激)+小苏打,连用7-10天。
人气单品防治“高热病”产品图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