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气:晴温度:28°C-38°C
夏季多云,暴雨过后
千万不要淌水!
水里有很多细菌,容易得病!!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畏寒、高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
2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呈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4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遭遇洪灾后需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猪是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具有很强的侵袭力,通过皮肤、眼结膜、鼻或口腔粘膜侵入人体,迅速进入血流并繁殖,随后侵害肝、肾、肺、脑膜等器官引起多种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发高烧、头痛、全身酸痛、腓肠肌(小腿)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5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简称AHC)是非功过年新发现的一种眼病,系有肠道病毒70型所引起,现已波及世界各地,成为目前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本病具有发病快、传染性强并可并有结膜下出血和角膜上皮损害等特点,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可有耳前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该症状随结膜炎的消退而消失,极少数病例尚可出现虹膜炎的改变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诸暨的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统统尽在诸暨在线!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