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小程序
在健身会所学游泳,
几天后突然莫名发烧,到医院治疗却发现,
不少在宣城市康美健身会所游泳的孩子
都出现了身体不适(发热、咽痛)。
经统计,
出现不适症状的孩子超过30人!
宣州区卫计委7月17日起就接到了市民投诉,多次对该健身会所游泳馆的水质和空气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由于出现身体不适的儿童不断增多,该健身会所7月19日就被责令关闭游泳池,停业整改。
7月28日,相关部门对外通报了调查的最新进展,初步判断“罪魁祸首”是“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结膜热”。同时,该健身会所游泳馆存在多项问题。
7月28日,宣州区发布了关于此次事件的调查通报表示,市、区两级疾控中心组成联合调查组,并邀请安徽省疾控专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医生诊断和实验室结果,初步判定,此次儿童出现的不适症状为“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结膜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合现场检查发现该健身会所游泳馆存在消毒设施未按规范使用、公共用品无消毒记录、场馆通风效果不佳等问题,此次“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结膜热”可能与在宣城康丽健身会所游泳馆游泳有
关。
(资料图,非新闻图片)
事件发生后,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宣城市、宣州区卫计委牵头,统筹各类医疗资源,做好患儿治疗工作。相关部门对康丽健身会所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该健身会所游泳馆未办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开游泳馆须有此许可),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同时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消毒,避免去室内密闭、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和结膜炎等症状,医院就诊。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曹庆
游泳时如何才能远离“小烦恼”?耳如何预防耳朵疾病预防游泳引起的耳病:(1)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避免进水;(2)如有水进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将水吸出,或进水侧的耳朵向下,蹦跳几下,让水流出后擦干;(3)不要在脏水中游泳;(4)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
有下列耳病的人不宜游泳:(1)原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定时有流脓者,此时游泳耳朵进水后可引起中耳炎的急性发作;(2)刚做完外耳道或中耳手术的患者;(3)感冒时禁止游泳,因此时人体抵抗力差,耳朵进水后容易导致外耳道炎和诱发中耳炎,小孩更加容易发病;(4)经常有眩晕发作者,因耳朵进水对人体的刺激容易诱发眩晕或加重病情。
无耳病史的人也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无症状的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较多“耳屎”(耵聍)者,因耳朵进水后可膨胀堵塞压迫外耳道皮肤,引起发炎和疼痛。如果能提前清洁外耳道则可避免。
游泳后如只出现耳痒或轻微耳痛,可用家中备有的滴耳药或滴眼液滴耳,同时注意其变化,如无好转或加重或出现发热和耳痛者、耳朵堵塞甚至伴有疼痛者、出现眩晕者、突然听力下降者,医院就诊。
眼警惕感染红眼病红眼病是流行性结膜炎的通俗叫法,该病发病特别急,通常在游泳后不到24小时就可发病,发病时眼红、结膜水肿、分泌物多,会感到发烫、沙涩、刺痛,常被误以为是眼外伤,部分患者可伴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情较重者,常有乏力、头痛、流涕、嗓子痛及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患上红眼病应该立即就医。(1)抗生素如氯霉素、氧氟沙星类眼药水等对细菌性结膜炎效果好,但对病毒性结膜炎无疗效;(2)急性结膜炎不宜使用眼药膏,眼药膏会造成分泌物排泄不畅;(3)不要用纱布等将眼封闭引起分泌物会排泄不畅,加重病情。
游泳时如何预防红眼病?(1)要尽量选择水质好、污染少的游泳场所游泳;(2)游泳时佩戴泳镜,能有效地隔开水和眼睛的接触;(3)游泳结束后洗完手再脱下泳镜,滴几滴具有消炎作用的眼药水,减少感染病菌的几率;(4)有条件情况下最好在游泳以后,及时用干净水洗脸、洗澡。
天气还这么热,
游泳还是要继续游的,
提醒各位家长:
认准有资质的游泳经营场所,
保护好孩子哦!
来源新安晚报、安徽网、羊城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合作:
/
投稿邮箱:
qq.当前时间: